新春伊始,清瀾檢驗檢疫局傳來喜訊:2016年該局共檢驗檢疫出口羅非魚794批、1.6萬噸、409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2%,14.3%和9.3%。這一佳績是在國際市場疲軟,外貿出口面臨重重困難的情況下取得的,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離不開企業的努力開拓,同時也凝結著清瀾檢驗檢疫局長期以來發揮政策技術優勢,扶持地方羅非魚產業發展的心血和汗水。
找準切入點 奠定質量基礎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省東北部,屬熱帶季風島嶼性氣候。這里地勢平緩、光照時間長、全年無霜凍,發展羅非魚養殖得天獨厚,是海南省羅非魚養殖面積最大的縣市,每年為全省供應出口羅非魚加工原料20多萬噸,占全省的四分之三。
2016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公布2016年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名單,海南省文昌市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示范區榜上有名。這是文昌市自2012年首次榮獲國家級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來,持續第4個年度獲得該稱號。近年來,清瀾檢驗檢疫局以幫扶推動文昌市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全力提升食品安全質量監管水平。一是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打牢食品農產品安全基礎,降低食品農產品安全風險。二是構建農業化學投入品監管體系,實行農業化學投入品定點農資店制度和從業資格制度。三是建立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通過建立貫穿種苗、養殖、加工、出口全過程的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實現流向可追溯、問題可查清、責任可追究,大大提升農戶規范使用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同時,通過示范區標準化生產、龍頭企業培育、品牌建設和營銷策劃等措施,不斷提升文昌羅非魚知名度,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寬,價格大幅提升。目前,文昌市出口羅非魚備案基地面積近11.25萬畝,比創建前面積增長20%,為羅非魚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礎。
瞄準著力點 創新監管方式
近年來,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措施層出不窮,我國出口水產品企業面臨嚴峻考驗。清瀾檢驗檢疫局采取多種舉措促進羅非魚出口。一是完善自檢自控體系。實施“一企一策”,監管人員一對一指導,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產品特點逐一指導企業建立切實有效的自檢自控體系,并選取在自檢自控體系建設有特色、成效顯著的企業作為標桿,組織轄區企業到標桿企業觀摩和交流學習,讓優秀企業做好質量安全示范作用。在2016年9月舉行的第十三屆羅非魚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清瀾局轄區的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榮獲中國羅非魚十大養殖基地第一名、中國羅非魚加工貿易企業TOP10第六名榮譽稱號。二是加強企業培訓。收集國外質量安全風險預警、進口國(地區)技術法規、標準等信息,舉辦出口水產品企業培訓班,對企業質量負責人進行全員培訓,增強了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意識,提高了企業的自檢自控水平。三是抓好源頭管理。啟動“以風險分析為基礎、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主線、以監控合格評定結果為放行依據”的監管模式。加強羅非魚養殖基地備案管理,強化養殖投入品控制管理,建立以國家風險監控為依托,引導生態化生產,保障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
對準需求點 暢通出口通道
“文昌的羅非魚產業能有今天的良好發展態勢,離不開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文昌市政協常委、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勤富由衷地說。
近年來,清瀾局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積極落實海南局出口水產品七項支持措施,幫扶轄區企業做大做強,該局領導多次帶隊深入轄區內企業,登門納諫,問計于人,想方設法為企業減輕負擔、增強實力,千方百計破解出口難題。按照簡政放權改革要求,清瀾局積極落實海南局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的措施,在合格保證的基礎上,通過推行“六檢六放”創新機制、 上線運行e-CIQ檢驗檢疫主干系統、推行無紙化報檢、網上申辦原產地證書等措施,大幅降低關口環節的抽檢比率,提升產品驗放通關效率;實行出口信用管理分級管理,在檢驗檢疫24小時預約、直通放行、即報即放等快速通關環節給予優先;加大與口岸管理部門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有效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在清瀾檢驗檢疫局的長期不懈的扶持和助力下,不但有力保障羅非魚出口穩定增長,而且有力地支持文昌乃至海南羅非魚產業發展,直接為全省提供就業崗位十萬余個,帶動幾十萬人增收,僅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一家就帶動一萬多農戶發家致富,取得了“帶動一項產業、拉動一方經濟、致富一地群眾”的良好效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