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有機肥料中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與強力霉素的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標準,將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
這是中國首次發布肥料中抗生素殘留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為在有機肥料產品質量指標中設定抗生素殘留限值提供了技術支撐,這項標準的出臺,也給“任性”有機肥行業上了緊箍咒。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2015年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達到約16.2萬噸,其中48%被用于人體醫療系統,另外高達52%的抗生素則直接被用于農業養殖。養殖戶為了防止禽畜生病傳染,往往會喂養大劑量的抗生素,而這些抗生素大部分都沒有被吸收,大約有60%~90%以原藥和代謝產物的形式隨著禽畜糞便排出。而這些糞便往往會直接作為肥料施用或者以其他形式做成有機肥施用,這種抗生素殘留會對人們造成威脅。
看點1 雞糞等有機肥恐被限制或淘汰
雞糞等作為一種有機肥,價格低廉,然而正由于其價格低廉,往往不會關注抗生素指標,也不會去處理抗生素含量超標問題。一旦有機肥廠家面臨抗生素限制問題,必然需要成本去處理抗生素,這也將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更會使得這類產品失去競爭力,雞糞只是養殖業副產物,解決這個問題根本在于養殖業的規范與技術革新,顯然,有機肥行業是沒辦法去引導上游行業,這也勢必造成雞糞使用面臨限制與淘汰。
看點2 打擊抗生素超標有機肥是大勢所趨
2016年6月14日,最后一個農用硫酸鏈霉素登記證件到期,不再續展,農用硫酸鏈霉素正式退出農藥舞臺。早在2011年,第八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停止受理和批準硫酸鏈霉素的新增田間試驗、農藥登記,已批準含有硫酸鏈霉素的產品,其登記證件到期后不再辦理續展登記。農藥鏈霉素的被禁,也是國家對于抗生素濫用問題反思,而關注有機肥中抗生素超標,也是這種思路的延續,這對于人們生命健康是有利的。
看點3 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原因
細菌產生耐藥性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就目前而言,濫用抗生素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從科學使用抗生素的角度來說,使用抗生素應首先明確疾病是否由細菌感染引起,例如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由細菌引起的比例約占5%,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幫助治愈感冒,反而會耽誤治療。細菌之所以會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是因為它先于人類而產生,通過與自然環境更長期的斗爭,它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抗生素出現以后,細菌也逐漸找到了對付抗生素的方法。
看點4 最后一道防線——多黏菌素
如今,隨著各種新型抗生素的不斷涌現,人類對抗生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黏菌素主要針對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感染,但對人體腎臟和神經系統有明顯毒性。近年來,革蘭氏陰性細菌多重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多黏菌素已成為人類使用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線。
有報道說美國發現一“超級細菌”攜帶了一個名為MCR-1的特殊基因。MCR-1基因的出現,不僅會加快耐藥菌的傳播,還會威脅黏菌素的有效性。黏菌素對其已不起作用,許多抗生素也都對其束手無策,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看點5 三種替代抗生素的新方法(1)噬菌體殺菌法
噬菌體比細菌結構更簡單,它以吞噬細菌作為自己生存和繁衍的物質基礎。而且,正如抗生素具有選擇性殺傷細菌一樣,噬菌體也具備這樣的選擇性。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噬菌體,它對動物無害,但又能吞噬那些感染動物的細菌,這種噬菌體就是比抗生素更好的抗菌藥。
(2)細菌素殺菌法
細菌素是細菌分泌出來的類蛋白毒素,它可以殺死那些與之相似或同一家族的細菌。而且,不同的細菌素具有不同的潛在醫療價值。已經有比較看好的前景表明,這是最可能率先超越抗生素的方法。在植物體內,這種細菌素殺菌法還可以通過基因方法進行移植,使得被移植的植物,天然地具有殺菌能力。如果這樣的基因工程也能在動物體中實現,其提升動物免疫力的能力就是營養、醫學方法望塵莫及的了。
(3)益生菌方法
利用一些益生菌“打敗”有害菌,如益生菌可通過改變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生長,可通過產生某種抗菌物質抑制有害菌生長,可在腸道內與有害菌競爭營養素,可通過占據腸道位置阻止病原菌附著。
抗生素“耐藥”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抗生素的長期使用和濫用會加速這一過程。建議通過減少抗生素在農業上的使用,積極尋找可替代療法、提倡疫苗使用、精確診斷和早期治療、改善衛生保健條件等方式來降低對抗菌藥物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建議使用符合《標準》的商品復合有機肥,對禽畜糞便等有機肥要經檢測、處理達標后才可使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