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蝦價的吸引下,最近幾年不少南美白對蝦主養區都掀起冬棚蝦的養殖高潮,正所謂養蝦不養冬,一年也白搭。冬棚養蝦環境獨特,投資成本高,風險性大,如果養殖成功,會有高額的回報,但一旦失利,對于蝦農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湛江地區傳統高位池養殖一般分早、中、晚造,近年來,隨著中造蝦的難養及價格的低迷,許多蝦農放棄了養中造蝦,提前放晚造,后期搭冬棚。湛江東海島、雷州、徐聞、遂溪、吳川和陽江等高位池集中的地區都傾向于一年養殖重點放在冬棚蝦上。
《水產熱點》對粵西、廣西的冬棚蝦養殖面積、成功率、發病率等進行調研。
東海島
東海島基本上以高位池為主,池塘條件較好,今年有9成以上的人都養冬棚,投苗密度通常是18-28萬尾/畝,成功率有3-4成,養殖冬棚蝦的比往年多,但是今年的養殖情況相比去年同期的稍微差一些,及價格方面也相差10元/斤左右。規格60-70支頭,賣出的價格18-20元/斤。“冬棚蝦好養,價格好,但沒想到今年的整個市場不好,導致價格下降。”養殖戶說。目前冬棚蝦的規格大部分是100支頭左右,而大蝦的存塘量有1成左右,持觀望的態度,市場價格好再出蝦,希望有個好價格。
由于暖冬影響,冬棚內日夜溫差大,蝦比較難養。東海島冬棚蝦的主要病害是紅體病,紅體病比較普遍,是今年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雷州
雷州紀家鎮養殖冬棚的面積有2萬畝左右,成功率大概3-4成,去年冬棚蝦成功率高達6-7成,今年相對來說,冬棚蝦的養殖情況不太好,有一些養殖戶是推遲放苗的,苗的大小不均勻,蝦攝食不正常。放苗時,水質惡化快、恢復難是最突出的環境問題,蝦養到100支頭左右出現白便。蝦價方面,規格40支頭:28元/斤,50支頭:26元/斤。
徐聞
徐聞下洋鎮、西連鎮養殖冬棚蝦的面積有130-140畝,投苗密度是15-20萬尾/畝,成功率大概有6-7成,但今年的養殖情況比去年同期的差,蝦養不大,因為氣溫多變,忽高忽低,水質惡化快、恢復難,使得白對蝦生長受到影響。比如,降溫直接導致蝦吃料減少或不攝食,隨著環境的負載越來越大,以及蝦本身出現如上異常問題,就很有可能出現偷死。目前,冬棚蝦的規格普遍有60-100支頭。
遂溪
遂溪樂民鎮養殖冬棚蝦的面積有1萬畝左右,投苗密度是20-30萬尾/畝,成功率大概有5成。早批蝦在去年8月份開始放苗,由于天氣暖和,還不用搭棚,搭好棚一個月左右就出蝦了,當時的蝦價還不錯,規格40支頭賣出28-30元/斤。趕上早班車出蝦的養殖戶就笑呵呵了,賣個好價格。今年養殖冬棚蝦賺錢的人相對來說較少,賺錢的占有2成,3成是虧錢,大部分是保本的。養殖的過程中,出現的病害主要以紅體居多,俗話說“養蝦先養水”,冬棚雖說可以保證水溫,但卻保證不了水質,所以在管理上需謹慎,防止水質惡化造成對蝦偷死和其他疾病發生。
吳川
吳川養殖冬棚蝦的面積有300畝左右,投苗密度是8-10萬尾/畝,成功率大概有8-9成,今年養殖的情況還算不錯,病害相對較少,但是今年投苗少了,相比去年同期養殖面積少了200畝左右。減少養殖冬棚蝦的主要原因有兩點:(1)養花蝦放苗比較遲,價格又不好,等價格造成拖的時間長,收蝦時已接近年底就放棄了。(2)去年冬棚蝦的養殖成功率太低,也影響了養殖戶養冬棚蝦的積極性。
陽西
陽西養殖冬棚蝦的面積有1000畝左右,全部人都在養冬棚,投苗密度是15-20萬尾/畝,成功率大概有3-4成,但今年冬棚蝦養殖的情況和蝦價都不太好,蝦價相比去年同期相差7元/斤左右。目前存塘的蝦的規格以100支頭居多,預計4月初出蝦。
冬棚養殖天氣一旦回溫,棚內的氣溫氣壓的變化就會高于棚外的變化,棚內溫度迅速升高,氣壓增大,細菌繁殖增速,水體的生化反應加快,棚內水溫升高加快,對蝦集中換殼但是體能可能會準備不足,使對蝦出現換殼不遂偷死。
廣西
廣西白龍鎮養殖冬棚蝦的面積有200-300畝,投苗密度是15-18萬尾/畝,成功率大概有3-4成。今年的冬棚蝦比較難養,因為氣溫多變,忽高忽低,水質惡化快、恢復難,使得白對蝦生長受到影響,并出現減料、長不大的情況,有個別塘能長的也是大小不均勻,大的有40支頭,小的仍是100支頭左右。
相比去年,今年的冬棚蝦出現了價格低、成功率低的情況,關于冬棚蝦成功率低的原因,水產熱點采訪了湛江恒興珊瑚飼料有限公司養殖技術顧問的王工:
王工分析:今年冬棚養殖成功率低主要在于水溫比往年偏高,基本在23一30℃之間,水體化學反應、細菌繁殖、呼吸作用等都與白水養殖接近,而棚內增氧能力、廢氣排換、換水量都遠遠達不到養殖要求,導致出現一系列問題(白便、脫殼不遂、空胃偷死甚至紅體)。建議高溫冬棚盡量揭棚、分流小蝦降低密度、多用消毒劑減少水體微生物耗氧等等來提高養殖成功率。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