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齊腰高,刀魚用擔挑!边@句古老的漁諺,如今看來早遙不可及。自3月1日長江開禁以來,江邊不斷傳來漁民“十網九網空”的抱怨。人們在“望江興嘆”的同時,也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刀魚人工養殖上。
連日來記者走訪獲悉,在我市部分水產養殖場,刀魚的人工馴養成活率已經高達9成,其中個頭最大的已長到2兩左右,首批“家養”刀魚最快明年四月可上市。
長江刀鱭,俗稱刀魚,體形側扁狹長如刀,與河豚、鰣魚并稱為“長江三鮮”。近年來,由于水體污染、酷漁濫捕和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已難以形成漁汛。每年清明前,都會出現長江刀魚千金難買的窘境。而刀魚出水即死的特性,也使得人工繁養刀魚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
2004年,市農委漁政站在采捕刀魚幼體的技術上率先取得突破,捕撈出水的刀魚幼體經簡單處理后,成活時間能達到10小時以上。之后我市又不斷探索,讓刀魚幼體成活率達到95%以上,在全國首屈一指。自2008年起,我市陸續在馬洲島、新橋鎮、孤山鎮等地建起四個刀魚人工馴養試驗點,數以萬計的野生刀魚幼體游進這些養殖塘內,接受人工馴養。
新橋鎮濱江水產良種場是目前我市最成功的刀魚人工馴養基地之一,刀魚被養殖在長16米、寬8米、深1.6米的水泥池里,池內的水是來自長江靖江段的循環水,水溫常年控制在15℃~18℃。水中溶氧量、氨氮含量、刀魚的喂養時間、飼料的配方配比都有嚴格標準。而這一套標準定下來,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嘗試、多少輪調整。
“一開始的時候刀魚是露天養殖,雖然也能成活,但成活率很低,刀魚個頭也比較小!毙聵蜴倿I江水產良種場負責人繆小平介紹,從2015年開始,市農委組織“攻關團隊”到養殖場駐地研究,這才發覺室外養殖塘讓刀魚“不合心意”,傳統投喂的餌料也不合刀魚“胃口”。
繆小平告訴記者,刀魚的天敵遍布“海陸空”,白鷺、灰鷺、水鼠、野生甲魚等一些看似可愛的“飛禽走獸”都是刀魚的天敵,傳統露天養殖塘讓刀魚“四面楚歌”,成活率自然難以提高。此外,刀魚對池塘規格、飼料配方等都很挑剔。攻關團隊對數十個品種的魚、蝦、人工顆粒餌料進行層層篩選,最終優選出“人工顆粒飼料+紅蟲+鯪魚+小糠蝦”的美食套餐。
當年秋季,刀魚被“請”進室內馴養,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繆小平驚喜地發現,塘內的刀魚不僅愿意“開口吃飯”,而且出現了少有的搶食情況。“最近這一年半,刀魚長得還比較快,目前個頭最大的已經長到約2兩重,大概有25厘米長。去年下半年投放的幼苗,現在也已經長到5~8厘米!笨娦∑礁嬖V記者,目前馴養刀魚的成活率已高達90%,首批“家養”刀魚最快明年春季就能走向市場。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