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光倒刺鲃,廣州市從化區的不少當地人要從兒時記憶說起了,上世紀 90 年代時,從化區的流溪河,還可以看到光倒刺鲃成群結隊洄游繁殖,但由于過度捕撈,這個場景如今是很難見到了。
為 恢 復 光 倒 刺 鲃野 生 資 源, 提 高 養 殖光倒刺鲃的品質,2007年,從化區建立流溪河光倒刺鲃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隨后,當地農業局聯合有關企業,通過增殖放流,因地制宜開展生態養殖及推廣工作。現今,從化將建立光倒刺鲃產業體系,通過組建流溪河光倒 刺 鲃 養 殖 專 業 合 作社、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及注冊品牌商標、發展 20 家流溪河光倒刺鲃定點餐廳等工作,達到年銷售量 12 萬斤(約 3 萬尾),年銷售額 800 萬元。
回憶
過度捕撈致使“名魚”成“稀客”
“我小的時候,在稻花飄香的季節,一到傍晚,就和一群小伙伴靜靜地將竹簍壓入水里,“咚”一聲,稻花淹沒在水里,小伙伴們翹首以待的小家伙已經收入竹婁中!睆V州市頤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頤泉”) 經理李觀銀回憶說,而他口中的“小家伙”就是光倒刺鲃。
據了解,光倒刺鲃俗稱娟魚,鯉形目、鯉科、鲃亞科、倒刺鲃屬,外形主要特征為倒刺、光眼、大鱗、體色發亮,目前市場賣到 128 元 / 斤。李觀銀回憶稱,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條魚能換來 5~10 斤的豬肉。作為流溪河傳統名優經濟魚類,光倒刺鲃由于多年被過度捕撈,如今成了流溪河的“稀客”。
廣州市頤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李觀銀(左),廣州市從化區禽畜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肖健(右)
據廣州市從化區禽畜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肖健反映,“上世紀 90 年代時流溪河光倒刺鲃成群結隊洄游繁殖的現象已消失,現在能夠捕獲的魚少之又少,如今一年最多只能捕獲幾十尾野生成魚供應市場,還比不上以前一個魚群的數量,收集種魚的難度變大了。”
保護
每年增殖放流5萬尾魚苗
流溪河位于中國廣州市從化區的西北部,是由眾多溪流匯集而成。發源于從化區呂田鎮與新豐縣交界處,先后匯集多條支流后,最后流入流溪河水庫,始稱流溪河,又稱呂田河。從北到南縱貫從化區,干流全長 156 公里,流域面積2300 平方公里。
為了保護光倒刺鲃及其產卵場,同時保護其它經濟魚類和南方特有魚類資源,農業部在2007 年批復建立流溪河光倒刺鲃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范圍覆蓋從化區境內的流溪河干流和重要支流,長 113 千米,平均寬度 200 米,總面積為 2260 公頃。保護區建立后,從化區農業局在流溪河沿岸設置各式宣傳欄,告知當地居民和游客相關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規,按照流溪河從化區段禁漁區和禁漁期制度,強化漁政執法監督,對在流溪河進行 “電、毒、炸”違法捕撈行為進行嚴厲打擊,調查保護區水域內光倒刺鲃天然資源恢復程度。
同時,從化區農業局與廣州市友誠養殖有限公司(下稱“友誠公司”)合作,建立了流溪河光倒刺鲃馴養繁殖試驗基地。2011 年開始,從化區農業局陸續收集流溪河光倒刺鲃原種。2014 年,該基地成功繁育出第一批流溪河光倒刺鲃魚苗。據肖健介紹,2016 年,從化區禽畜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友誠完成了流溪河光倒刺鲃增值放流和推廣示范養殖等共 5 萬尾魚苗的指標,其中,從化區漁業部門第一次向流溪河里投放原生的光倒刺鲃魚苗 1.5 萬尾。從化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 年之后還將計劃每年放流 10 公分以上魚苗 5萬尾,加強光倒刺鲃的原種增殖放流工作。
繁育
用技術提升親魚產卵次數
在保護工作有所成就的同時,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為養殖市場和增殖放流又添了一筆。據友誠公司場長王愛軍表示,流溪河光倒刺鲃比較特殊,無論是形態還是肉質上都與其他倒刺鲃有差別,其他的倒刺鲃側線超過 26,只有流溪河光倒刺鲃的側線在 23~24,這也是鑒定流溪河光倒刺鲃與其他倒刺鲃品種最突出的特點。流溪河光倒刺鲃在自然界中只產一次卵,每年 5~7 月多雨季節,呂田河水位上漲,水流加快,光倒刺鲃便成群結隊逆流而上尋找合適的產卵場繁衍后代,而到了 8月份,光倒刺鲃便順流而下,于流溪河水庫中長大育肥,這就是它所謂的“七上八下”繁殖特點,但是娟魚這樣的繁殖特點滿足不了養殖市場與增值放流的需求。
廣州市友誠養殖有限公司場長 王愛軍
為打破流溪河光倒刺鲃 一“苗”難求的困境,友誠公司通過一系列技術把親魚的產卵次數從一年 1 次提升至一年 4 次甚至 5 次。如今,友誠公司擁有 800 多尾親魚(含后備親魚),100 多尾親魚具備繁殖能力,但這批 100 多尾的親魚產 4 次卵的數量等于約 600 尾親魚產一次卵的數量,那么這些卵的質量能保證嗎?王愛軍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為了滿足流溪河光倒刺鲃親魚如此高頻率產卵的營養需要,友誠公司通過添加飼料、谷芽、多維等營養料強化其產卵前的營養,產完卵的親魚還要通過技術處理,因而多次產卵不會對親魚產生傷害,影響下一次繼續產卵。友誠公司的光倒刺鲃繁育中心采用了苗種規;庇夹g,親魚原來主要集中在4~8 月份產卵,未來兩年內友誠公司將完成 13 口池塘的升級改造,通過搭建溫棚升溫促使親魚提前一個月產卵,這樣一年就可以多產兩次卵,魚苗的數量就上來了。王愛軍強調,“如果未來市場有更大的需求,我們也可以滿足!
品牌
擬建流溪河光倒刺鲃產業體系
養殖流溪河光倒刺鲃要想真正解決后顧之憂,在恢復光倒刺鲃種質資源的同時,更要加大創立從化區光倒刺鲃 “名魚”品牌。肖健表示,從化區農業局籌劃制定養殖技術規范及產品標準,形成品質優、味道鮮、規格統一的穩定產量,實現流溪河光倒刺鲃全年連續性穩定供應,計劃未來將建立流溪河光倒刺鲃科普宣傳基地,將光倒刺鲃作為流溪河“名魚”來開展宣傳工作,使廣大市民、游客了解流溪河光倒刺鲃的歷史和未來,最終使光倒刺鲃成為市民、游客餐桌上的必備佳肴。
從化區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化區發展光倒刺鲃生態養殖,借助正在實施的“美麗小鎮”發展戰略的契機,結合流溪河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挖掘流溪河光倒刺鲃食用、觀賞及保健價值,通過組建流溪河光倒刺鲃養殖專業合作社,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及注冊品牌商標,希望到 2020 年初步形成流溪河光倒刺鲃產業體系,發展流溪河光倒刺鲃定點餐廳 20 家,年銷售量達到 120000 斤(約 3 萬尾),銷售額達到 800 萬元。
從化區作為廣州北部重要的生態資源涵養地,是廣州農產品主產區,也是珠三角農業休閑與鄉村旅游目的地。從化區把流溪河光倒刺鲃打造成為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旅游產品,使游客既能品嘗到流溪河光倒刺鲃的鮮美,又能了解到流溪河光倒刺鲃獨特的歷史,更加懂得野生流溪河光倒刺鲃資源的珍貴,從而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