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至2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中國對蝦之都”湛江召開了第九屆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來自全球八大對蝦主產國的企業齊聚湛江。作為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專業最前沿的對蝦產業研討會,在中國對蝦產業進入急需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大會以“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為主題,對行業現存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湛江市兩家企業的新思維在研討會上成為“熱點”。
產業會集群抱團出海整合資源
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水產技術總監張海濤表示,集團化飼料企業會逐漸進入細分市場并進行專業化的競爭。對于產業的未來發展,張海濤也提出了他的建議。“首先,企業要從宏觀到微觀、市場洞察到業務設計方面進行產業結構調研與可行性研究。在人才結構方面,行業會逐漸從經驗型升級到學院派,從國外引進到本土化培育。產業也會集群抱團出海,整合資源。”他說。
提高養殖技術仍然是重中之重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工程中心主任、技術總監程開敏表示,近年來中國對蝦養殖最大的特點是養殖模式呈現多樣化,另外,養殖區域也在逐年擴大,已經從傳統的南方主產區往北方發展。但是從1990年到2016年,對蝦養殖病害問題仍然是老話題,并呈現逐漸增多的態勢。在飼料方面雖然建議推廣階段性營養強化飼料和保護肝腸,免疫增強等功能性飼料,并且根據不同養殖模式推出常規飼料。但是他認為,提高養殖技術仍然是重中之重。
他說,隨著養殖人群的優化,年輕人開始進入養蝦業,對病害防控,提高養殖技術等,對行業都是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
又訊 昨日在湛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本土專家對南美白對蝦種業進行了探討。
“蝦苗企業正處于優勝劣汰的局面,一些設備筒陋、資金實力薄弱的苗企將逐步淘汰,例如湛江市原有蝦苗場500多家,現在剩下300多家。未來,現代種業發展趨勢將會是育繁推一體化的體系。”市對蝦種苗協會副秘書長葉寧說。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養殖端出現了問題,引起連鎖效應從而波及上游端生產。”廣東海茂投資有限公司趙磊建議,養殖戶要根據養殖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特性的蝦苗,環境差、粗放型的養殖最好挑選高抗病性和耐受性的蝦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