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腸病主要是水質不潔、傷食和投喂腐爛變質的食物造成的。從預防角度看,還是要在“精心”和“認真”上著手。讓水族箱時時、處處都收拾得干凈,喂的食物營養豐富、干凈衛生、大小適口,魚兒鬧肚子的可能性就會少得多。
患細菌性腸炎的病魚,一般表現為呆呆地浮在水面,常常會離群單游,而且是“步履”艱難,一步三搖。
它們大多會厭食,病重時表現為拒食。從外表上看,體色暗淡無光,尤其在頭部和尾部更為明顯,給人以無精打彩的感覺。病魚的腹部常常出現紅斑,肛門紅腫充血。初期表現為排出白色線狀私液或出現便秘。加重后,輕壓魚腹部有膿血及黃色黏液從肛門流出。對病魚解剖時會發現腸道內充血發炎,有時可見腸內壁變紫、潰瘍。若不及時治療,病魚會很快死亡。
前面已經談到,觀賞魚患了腸炎最明顯的表現是厭食,而要治腸炎最好的辦法是讓它們把藥吃下去,這就給治療帶來許多麻煩,因為只有藥物直達病灶,治療才是最有效的。
細菌性腸炎多在 4 ~ 6 月發病。
其治療方法為:
① 藥浴:在 5 千克養觀賞魚用水中溶入呋喃西林或痢特靈藥粉 0 . 1 ~ 0 . 2克,然后將病魚投入實行藥浴,時間 20 ~ 30 分鐘,每日 1 次。目的是一方面使藥液由皮膚滲入肌體,另一方面讓魚被動地從口腔攝入或從肛門溶入腸道一部分藥液,予以治療腸道炎癥。
② 藥物消毒:在稍有癥狀初期,可以每 50 千克水加呋喃西林或 0 . 1 克痢特靈藥粉的濃度對全箱予以用藥,其預防作用大于治療效果。
③ 藥餌:這種方法多采用在觀賞魚尚未出現厭食或拒食階段。其方法是以每 100 克魚重量用 0 . 5 克大蒜的比例,將大蒜茸與食物充分混合后,制成顆粒狀藥餌喂觀賞魚。藥餌的主料為魚、蝦肉、米飯、面粉等,最好里面再放點香味劑以引誘病魚自動前來“服藥”。也可以將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粉劑與上述美味混和后制成西藥食餌,其效果比藥浴更直接,更顯著。這種方法可以用于防病或是腸炎初發時,要是已經不想吃東西了,藥餌沒多大用處。
④ 喂食清潔:俗話講病從口入,預防腸炎首先應從投喂食物講衛生開始,不喂腐爛變質的食物。對新鮮的魚、蝦、肉類要洗凈切碎后再喂,投喂的蔬菜、水草、浮萍等綠色食物也要清洗干凈再投放給魚類食用。
⑤ 水質干凈:要讓觀賞魚不得細菌性腸炎,很重要的一條是保持水族箱晶瑩剔透,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平時要堅持定期換水,每日吸出魚糞、污物、殘餌。要保持濾水器正常運轉,并經常清洗過濾器的濾膜,使之始終在最佳工作狀態。觀賞魚每一類型都有其對水溫、光照、咸度、 pH 值的特定要求,所以恒定的水溫、適宜的光照和舒適的咸度都是我們要隨時關注的內容。我們說對觀賞魚細菌性腸炎,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因為一旦患病,很難治愈,平時精心一些,就會免去治病的煩惱。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