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洪水改變了南美白對蝦的上市節奏,給鄂州養殖戶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5月5日,武昌魚原種場大棚溫控車間,25平方米的淡化池里,300萬尾南美白對蝦開始了“淡化”生活。大棚溫控車間由武昌魚原種場投資30萬元去年底建成。
大棚溫室養蝦改變了南美白對蝦一年單季養殖模式,一年至少可養殖兩季蝦。4月投放,6月可以出第一茬蝦,在汛期到來之前的7月,蝦已上市;7至9月可出第二茬蝦。成蝦上市時間,避開了9至10月的南美白對蝦集中上市高峰,每公斤價格可提高10元。
南美白對蝦的大棚養殖,還要從去年那場大洪水說起。
去年4月,武昌魚原種場場長張江紅試養4畝南美白對蝦,4月份投苗,蝦苗長勢很好,可到了7月,一場大洪水不期而至,到手的蝦都被洪水沖走。7月底,不甘心的張江紅再次投放蝦苗,10月,成蝦投放市場,凈賺3.7萬元。
南美白對蝦是熱帶蝦,適宜22℃到32℃的水溫。鄂州的4月,白天氣溫在20℃到30℃之間,晝夜溫差大,晚上水溫一般在15℃左右。大棚不僅可以保溫,還可提高水溫。那場洪災迫使張江紅想到采用大棚養殖,使南美白對蝦由單季養殖改變為兩季養殖,這樣,成蝦上市時間從5月下半月開始持續到10月,延長近4個月。
去年武昌魚原種場賣了6000萬尾蝦苗,今年已接到訂單7000萬尾,大棚溫控車間10個淡化池,可提供3億尾蝦苗。
此風一開,更多的大棚養殖模式在鄂州水產業試行。
楊葉陳塘湖養殖基地去年養的32畝南美白對蝦,雖遭遇洪澇災害,但仍賺了25萬元,今年第一季又買了300萬尾;東溝鎮大橋村南海湖養殖合作社,去年試養近6畝,今春擴大到30多畝;沼山下柯湖合作社去年試養近3畝,今年擴大到10多畝……
盛豐漁業老總季海軍這段時間常在魚塘邊巡回,3米多高的大棚架子安裝完畢;臺商郭楊福與盛豐漁業合作漁產品大棚淡化養殖,引進“優鱸一號”40萬尾、臺灣羅氏沼蝦300萬尾、臺灣黃尾鯔20萬尾、白金鯽10萬尾,260畝大棚養殖將利用臺灣農業技術優勢,搭建產業化程度高、管理更規范的合作平臺,這里將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工廠化控溫大棚。
有“蝦王”美譽的東華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楊東華,5月5日迎來了32萬尾金剛蝦這個新品種,24畝大棚將是這些蝦在鄂州的新家。
大棚溫室養殖觸碰到供給側改革這根弦,一季度,全市大宗魚類養殖比例減少21.3%,名特優品種增加14%。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