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5月30日端午節,有很多人到青石橋海鮮市場買蝦和螃蟹來做節日大餐。經常到青石橋海鮮市場買蝦的人發現,絕大多數商家都是用一種厚厚的大黑袋子裝蝦和螃蟹,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有一些商家還會直接拒絕銷售。他們的說法,一般都是“為你著想”:這種袋子不容易被刺穿,還可以充入氧氣,讓蝦活得更久。實際上,這是一種隱性的詐騙行為,大多數的顧客都受騙了,買回去的海鮮不僅不是活的,反而還缺斤短兩,存在“一斤半蝦半斤水”的現象。(成都商報,2017年5月30日)
如今在市場經濟的誘惑下,許多商家已經完全無視市場規則,唯利是圖,遍挖陷阱,只管想著自身的盈利,將消費者的利益拋諸腦后。同時,這種欺詐的現象屢禁不止,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證,還有更加關鍵的原因。那就是市場監管不力,市場欺詐防控手段相當滯后,甚至是嚴重缺位。
我們每年都在痛斥不良商家的欺詐行為,可是同樣的事件依然每年都在上演。市場欺詐如此橫行無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們不能只靠消費者的自我維權,更不能寄希望于唯利是圖的商家的自覺。
預防和治理類似這種海鮮市場的欺詐蔓延,首先要破解市場監管的弊端,市場監管局應該成立多個綜合檢查行動隊和督查組,不定期進行突擊的市場執法檢查,而且突擊檢查應該更加頻繁化,不能一陣風過后,“春風吹又生”。 現場執法檢查,應利用科學儀器,通過快速抽檢,查處是否存在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資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一經查實,應依法、嚴厲進行查處,絕不姑息。最后,媒體也應該負起相應的責任,將不法行為暴露在陽光下,給消費者提供正確的警示和引導,讓“一斤半蝦半斤水”的現象徹底銷聲匿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