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里有白色寄生蟲,親手挑出來給你看!這兩天網絡上、朋友圈一條關于“大蝦有蟲”的視頻又刷了屏,不過隨后就被@江蘇網警、南京食藥監微信公號等官方賬戶“蓋章”認定為謠言。經專家認定,視頻中從大蝦里挑出的“蟲子”,其實是雄蝦的精巢,大家大可淡定面對,這精巢和螃蟹的蟹黃蟹膏一樣,都是可以吃的。
又見造謠視頻
雄蝦精巢被說成“寄生蟲”
“大媽”又出鏡,大蝦蒙冤
2017年,“大媽”很忙。在“塑料紫菜”“棉花肉松餅”等嚇人的視頻已經被證實為謠言的情況下,近日又有一個“大蝦有蟲”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甚廣。在視頻里,一位大媽剪開一只大蝦的頭部,挑出了兩條白白的“寄生蟲”。這樣“蟲”還不是個例,再剪開一只,還有!旁白的男聲則告訴大家,大蝦長蟲是因為養殖戶給蝦吃了激素,如果人不小心吃下這樣的蝦,就會得可怕的寄生蟲病。
針對這段“有圖有真相”的視頻,江蘇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的官方微博@江蘇網警、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號“南京食藥監”等紛紛站出來,毫不留情“啪啪打臉”,列出了視頻中眾多疑點,并且指出類似的謠言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這兩條白線不是寄生蟲,而是雄蝦的精巢。不僅對蝦有,皮皮蝦也有,龍蝦也有,并且更為粗壯。
來聽專家細說
動物的“羞羞部位”入菜很正常
比如,蟹黃蟹膏雪蛤燒白子……
燉木瓜的雪蛤,其實是林蛙的輸卵管;日本料理里的“燒白子”,用的是河豚魚的精塊或精液;還有大家最為熟悉的蟹黃,蟹膏,主要是螃蟹的肝胰臟和性腺。
江蘇省中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汪燕告訴記者,動物的性腺入菜,其實很正常,甚至還是稀罕的美味。從營養成分來看,這些性腺主要成分還是蛋白質、脂類等物質,在人體的消化系統將被分解成氨基酸等成分被吸收。對蝦來說,性腺的“塊頭”不算大,食用的總量不多,不會有大問題。需要注意的倒是螃蟹,蟹黃膽固醇很高,現代人日常吃肉已經很多,吃螃蟹最多不要超過兩只。無論是對蝦、皮皮蝦還是龍蝦,都是高蛋白食物,多攝入容易增加腎臟負擔,一天也不要超過四兩。
野生水產比養殖的更易染蟲
但不用太擔心,煮熟煮透即可
汪燕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一些人喜歡“野生”水產品的鮮美,但從安全性上來講,養殖的水產品生長的水質可控,檢驗檢疫也比較嚴格,其實要更安全一些。
“水生動物乃至豬、牛等都有可能出現寄生蟲,但消費者不用過分緊張,徹底烹調、煮熟煮透即可!蓖粞嗾f,醉蝦、醉蟹沒經過熱處理,要注意正規商家、正規產品。
相比較寄生蟲,水產更為確切的“隱憂”是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水生物的成長有生物富集作用,毒素易在生物體內累積。但蝦、蟹等生長周期比較短,所以問題并不是很嚴重。即便一些生長周期長的,只要不是經常、大量食用,也不會產生很大的健康問題。
蝦類“蒙冤”不是第一次了
兩度遭視頻謠言“中傷”
專家出面還皮皮蝦“清白”
其實,類似的謠言在皮皮蝦身上也有發生。
去年5月,盛產皮皮蝦的秦皇島市曾傳出“皮皮蝦中長出寄生蟲”的視頻,視頻中的人同樣是剝開皮皮蝦的蝦頭,隨后從其體內拽出了兩條白色軟體線狀物質,扔在水槽里,并稱秦皇島皮皮蝦被污染了,有寄生蟲。
秦皇島電視臺記者進行實地探訪,當地水產商均表示沒見過皮皮蝦中帶有寄生蟲的情況。該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饒慶賀解釋說,當時正是皮皮蝦繁殖季節,有很多帶籽的,也有很多帶精巢的,所以視頻中應該是雄蝦的精巢被擠出來了。
今年4月,網絡上還曾流傳過“皮皮蝦注膠”的謠言視頻,只不過主角從雄蝦換成了雌蝦。
有女子從皮皮蝦背部拆出一條比較硬的、紅棕色的東西,稱其被“注膠”。經媒體澄清,視頻中皮皮蝦體內所謂的“膠”,就是雌皮皮蝦尚未成熟的蝦籽煮熟后的樣子。4月正是皮皮蝦準備結籽的時候,所以皮皮蝦身體里會有黃色尚未成熟的蝦籽。
無論是棕紅色的蝦籽還是白色的精巢,究其本質,都是蝦的性腺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但不少不明真相的人拿其大做文章,混淆視聽。
據中國質量報
新聞延伸
多名食品安全造謠傳謠者
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今年2月,“塑料紫菜”謠言短短一周時間內,出現了20多個不同版本,在網下及網絡群組、微博、視頻網站中傳播,形成網絡輿論熱點。謠言沖擊波從消費者、超市、經銷商、加工廠一路迅速傳至養殖戶,相關產業鏈受到打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迅速部署多地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截至目前,福建、天津、四川、甘肅、青海等地公安機關抓獲拍攝謠言視頻實施敲詐勒索人員5名,制造“塑料紫菜”謠言人員5名,傳播謠言信息人員8名。
據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副局長張宏業介紹,目前在網上傳播食品安全謠言的人一部分是為博取眼球、賺取熱度,置科學常識和實際情況于不顧,偷換概念、歪曲事實,也有極個別人是為謀取不法利益等目的對食品生產銷售企業、在售食品編造謠言,有意抹黑。公安部網安局將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謠言的打擊整治力度。
根據刑法,捏造并散布虛假食品安全謠言造成嚴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尋釁滋事罪等多種犯罪,公安機關將予以嚴厲打擊;對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謠言,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依法作出治安處罰。 據新華社
本報提請廣大讀者:理性、文明上網,注意辨別各類不實信息,自覺抵制謠言,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建議年輕人多關心身邊上年紀的親友,遏制謠言在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內傳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