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廣東地區餐飲百強企業揭曉,看看去年都有哪些企業上榜!
數據檔案
發布時間:2017年7月23日
榜單作者:廣東餐協秘書長 程鋼
發布地點:第三屆中國餐飲業商業模式與資本運作高峰論壇
統計范疇
廣東籍(總部在廣東)的餐飲企業參考集團在全國范圍的數據,總部在省外的餐飲企業只參考集團在廣東省境內數據。
數據來源
先由專家組客觀統計并提名在廣東省境內200個以上餐飲品牌,并形成初選名單,再以企業自主申報、各地市行業協會推薦和專家調查取證相結合建立綜合數據庫。
評估標準
以2016年度企業集團旗下所有關聯品牌總營業收入作為主要指標,綜合考量經營規模、連鎖門店數量、品牌知名度、食品安全等級、供應鏈體系、特許經營規范與消費者滿意度等評價指標。并設計合理權重,得出分值并排出百強榜單。
廣東餐飲大而不強
廣東餐飲營收總額持續保持領軍地位,是中國餐飲業第一大省。
全國餐飲收入額35799億元,增長10.8%。
2016年廣東省餐飲業總收入3529億元,較2015年3239億元,增長9.2%。落后于全國增速1.6個百分點。廣東餐飲相比北京、上海的低增長有相對優勢。
全國百強榜中,廣東只占5席,但相比北京、上海的餐飲百強數量卻落后很多,廣東餐飲大而不強!
2016年與2015年廣東餐飲收入增速對比顯著萎縮。2016年,廣東餐飲收入全年增幅僅為9.2%,遠低于2015年1.5個百分點。 全年僅1、3、12月份略高于2015年增速。10月份同期增速更是低于2015年接近4個百分點。
餐飲收入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對比,一反數十年領先地位,首次出現增速落后,值得警惕!
2016年,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39億元,同比增長10.2%。2016年,廣東省餐飲收入僅在2、3月份小幅超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其余月份增速均落后,尤其9月份更是落后2.5個百分點。
百強數據分析報告
相比2015年廣東餐飲50強,2016年度的前50強企業總營業收入為425億元,占全省營業總額的12.9%,相比2015年提升1.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9%,2016年的前50強的入圍門檻高漲170%。
2016年TOP100營業收入總額超過500億元,占廣東總收入的14.3%。
2015年的TOP50企業有90%的企業繼續登榜2016年百強榜單。這45家企業中有5家增速超過50%,16家企業增速在10-50%,有19家企業增速保持在0-10%,但有5家出現明顯下滑。
2016廣東餐飲百強出現特別神奇的“三七定律”,TOP30的企業營業收入高達71%,后70名企業只占近30%營業總額。
百強企業中有高達41家正餐企業,正餐營業收入也是最高,但平均每家企業的平均營收卻只有3.1億元。
16家快餐企業中,只有3家西式快餐,但其營業總額和單企業平均營業額卻遙遙領先。
其他幾種業態品類,數據沒有太大的偏離度。
總部在廣州的企業占據半壁江山,深圳有21席,還有8個地市共占據16席。廣東21個地市中還有11個地市沒有企業上榜。總部不在廣東的企業有13家。
相比各地域的營收規模和均值,廣東籍企業還相比國外、港臺企業有很大的跟進空間。
百強企業中配置有央廚的企業只有38家。其中中式快餐和休閑餐飲的配置度相對較高,國際餐飲的配置比重最低,只有18%。其他幾種業態只有大致1/3的配置度。
我們建議沒有配置央廚的企業,最好也不需要自建,更好利用社會資源將獲取更高價值。
百強中采用特許經營方式的企業共有33家。其中西式快餐全部采用特許方式發展。火鍋、國際餐飲和休閑餐飲采用特許經營的企業超過半數。正餐和中式快餐只有很少企業以特許經營方式發展。
在采取特許經營方式的企業中,火鍋和休閑餐飲的特許經營門店比重都超過2/3。
近兩年,外賣已在廣東區域有長足發展。百強企業中共有61家企業采取了外賣經營。快餐的外賣比重已保持絕對優勢。而正餐和國際餐飲的外賣還有待發展。相對意外的是,火鍋的外賣比重超出了平均值。
正餐的平均連鎖門店數只有17家,但單店年營業額卻高達近2000萬元。西式快餐的連鎖門店數和營業額都較其他業態有絕對的優勢,值得國內餐飲集團對標學習。
結論
關注餐飲產業層面的商業模式重構與資本運作,餐飲產業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專業化細分品類,其資本價值值得期待;
專注自身優勢,重新定義、定位自身細分品類,深入探究消費需求,結合跨界資源與文化,研發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產品組合與營銷手段;
對標行業數據標桿,借助專業評估機構的診斷工具,聚焦自身薄弱領域,勇于將自身短板釋放給餐飲產業機構做專業外包,讓優質模塊順利插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