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2日第一篇《快速肥水是對蝦發病第一操作誤區》到6月28日的(蝦農如何勸退“白便君”?》,關于對蝦養殖的“肥水、調水、消毒、投餌到白便、弧菌病害”等一系列問題,先得動保給予了大量的分享。現以“珠三角土塘”為例,以“投餌技術”為核心,匯總我們的對蝦健康養殖整體思路。
水產養殖,”肥活嫩爽“,肥排第一。所以,我們也一致認為,首先,蝦是要求在肥水條件下養的。
但”肥水“概念呢?這是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這個問題認識不到位,會給蝦農的操作造成很大的誤導。很多人認為水色濃的水就是肥的水,如pH值上升,水很快變濃了,有藻色了,稱呼為”水肥起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假肥“。這也是我們在第一篇《快速肥水...》中極力反對快速肥水的原因。道理很簡單:一口吃不成胖子。
沒有3周左右的持續投放有機質,水是肥不起來的。很多人,昨天放點肥料,明天就試水放苗,今時今日,這樣的操作已經不行了。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真正”肥水“的概念,我們推薦一個字--”壯“。對了,”壯水“,這才是我們和我們的蝦需要的水質。以后大家說好水,就說是“壯活嫩爽”。
所謂”壯水“,水有力,有料,有機質豐富,細菌和藻類都有充足營養去繁衍,池塘生態相對平衡(這也是一些人用養過蝦的水---”老水“更容易養好蝦一樣的思路)。
”壯水“需要多久能夠培育出來?至少3周!
”壯漢“多久能夠練出來?據我們了解,一些健身愛好者,起碼了花3周時間,持續訓練,才會起一些效果。
第2,大力增加塘底溶氧。根據我們了解,目前珠三角大部分土塘,無論是葉輪、水車亦或是納米氣盤、pvc底管,均無法滿足對蝦全程正常生長所需的底氧。這也是衍生出弧菌超標、消毒、改底、病害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專門發文《...溶氧管理誤區》。
一些蝦農,采取邊投料邊加氧粒的辦法也有不錯的效果,但我們認為始終不是一個可以復制的思路。 要采納我們的投餌思路,必須滿足增加底氧這一硬件。
我們在《消毒是壓倒...》一文中極力反對消毒,是因為”蝦塘消毒“就象一個”住垃圾堆的壯漢吃抗生素抗病“一樣,吃抗生素會破壞壯漢的免疫系統,但無法改變壯漢生病的結果。
增加底氧,相當于把垃圾堆變成后花園,不消毒理所當然。
第3,放苗后,馬上投料。以”1斤/1萬畝“量起步,每天加量10%,上料繒前,日投餌量5-7次,上繒后,可改為4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讓蝦群獲得營養,減少飼料浪費和對水體污染。減少攝入死藻機會,白便等病害就不會有。
所以我們才會有《蝦病是餓出來...》。
第4,晚上9點左右這一餐必喂。尊重對蝦吃宵夜的習慣。
第5,蝦上繒后,通過拋網觀察蝦腸道顏色來判斷是否夠料,黑色代表不夠,褐色(飼料色)代表夠。喂料前半小時和喂料后1.5小時拋兩次,綜合評估。
通過看得到和摸得著的方法去下決定,而不是靠猜。這也是為什么會有《投餌技術...》
第6,料繒作用重新定義:用來觀察蝦的健康狀況;而不是用來觀察吃料進度。所以呢,我們建議這個料繒也要改名為:健康繒。
最后,對于弧菌、白便等病害的控制,通過內服營養劑來強化。
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廖國禮 何有根)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