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斷貨,今天小龍蝦價格出現暴漲,456的報價有的地方已經超過30,高得有些離譜。
7月份以來,小龍蝦界發生了什么,使其漲價如此瘋狂?
盱眙龍蝦協會趙建民秘書長:
南方降水增多導致蝦減產。
價格上漲確實主要是前階段主產區的洪水造成的,今年不少大型加工企業加大收購量也是原因之一。往年價格上漲應在七月下旬高溫以后,今年有所不同,洪水是主因。
進入7月后,南方降水增多,湖面水位上升,不僅導致蝦產量減少,高水位對蝦農的捕蝦工作也增加了一定難度。
武漢百匯生物向世雄老師:
這些天,人們都在抱怨小龍蝦的斷供,價格高。媒體都在尋找原因和各種理由。
人們太天真了!
進入“越夏期”,多少小龍蝦等著你來吃?
小龍蝦養殖最怕的是兩個極端。一是天氣太冷鉆進洞保暖,同時停止生長;二是天氣太熱,同樣要鉆進洞降溫,也停止生長。
進入伏天,各地氣溫較高,晝夜溫差不大,悶熱天氣下不利于小龍蝦生長,也更難以捕撈,再加上人工工資那么高,吃蝦的人都抱著空調睡,多少人愿意在熱得太猛的三伏天去捕撈數量那么少的越夏小龍蝦?
小龍蝦跌價要等降雨或天氣變涼。
其實很簡單,目前要想小龍蝦價格降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吃貨”們戒掉嘴饞。這就有點像喝酒一樣,誰愿意第一個戒呢?
江蘇揚州王鮮記水產王俊董事長:
此次小龍蝦漲價其實是正常漲價的節奏。
現在進入農歷的三伏天了,蝦類、小龍蝦“息伏”,捕撈量下降。南方洪水災害導致蝦減產,另一邊市場需求又增長……綜合因素造成供求關系變化。
此輪漲價,除了天氣等原因,還有一些聲音稱有人在幕后控盤。其中有說法認為,跟凍庫囤貨有一定關系。
對有人控盤一說我們不了解,也未聽說,這控盤一說可能是大家的想象或猜測。對冷庫進蝦,一般會在小龍蝦價格便宜的時候才會大量進庫,此時的蝦價是不合適的。
武漢小龍蝦協會陳忠生會長:
小龍蝦貨源緊張,有“老天爺”的原因。今年湖南、江西、安徽受災,當地的小龍蝦養殖和供應受到影響,本來往年可以自給自足,甚至向外地輸出,今年卻都涌到沒有遭災的湖北來搶貨,貨源壓力全部壓到湖北。
現在每天進入武漢各個水產市場交易的小龍蝦,主要來自江夏、蔡甸、新洲、黃陂等區,以及孝感、漢川、鄂州等周邊地區。近年,消費火爆激發了農戶的養殖熱情,武漢及周邊地區小龍蝦養殖規模大大擴張,以稻田“稻蝦連作”模式為主。
稻田蝦3月中下旬就能出水上市,6月中旬左右進入尾聲,然后將市場接力棒交給池塘蝦。
前段時間是稻田養殖的小龍蝦和池塘養殖的小龍蝦“交接班”的時候,稻田蝦越來越少,池塘蝦短時間內產量跟不上,因此市場供應有點青黃不接。后期被淘汰的小規模稻田蝦,能被池塘養殖戶收購,當作蝦苗投苗喂養,快的20多天長成大蝦,慢的30多天長成,預計到本月底下月初,就能上市填補市場供應不足。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國內對小龍蝦的消費需求表現了愈來愈大的胃口。無論是同往年一樣,從7月下旬開始漲價,還是今年7月初提前漲價,說到底都是供不應求導致。
如何解決三伏天小龍蝦貨源供應問題?這是我們養蝦人要思考解決問題的。
一是湖區蝦。湖區水面大,水深,水溫不是太高,出蝦量較大。
二是氣溫、水溫適宜地區養蝦。我國地域廣闊,如西南、東北地區,夏季氣溫適宜,可在夏季填缺供蝦。
三是工廠化養蝦。工廠化養蝦可以做到一年四季供蝦。
介紹美國小龍蝦的養殖模式:
美國是小龍蝦養殖效果最為顯著的國家之一,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養殖小龍蝦世界聞名,所采取的模式主要是稻田輪作模式。水稻早秋收獲,而小龍蝦隆冬收獲,晚春至初夏方可上市。稻田養殖小龍蝦,有三種模式可以采用:水稻—小龍蝦—水稻模式,水稻—小龍蝦—大豆模式,水稻—小龍蝦—休耕模式。稻田放養的親蝦品種為克氏原螯蝦的兩個品種。在稻田里進行繁殖,人們可以收獲他們的后代。6月份放養,水稻10~25厘米高,田內水已經灌滿。當水稻拔節的時候,龍蝦正處繁殖生長期。在10月份水稻收獲前兩周,排水,方便收獲。收獲后,留在稻田里的稻樁再次灌水后長出的再生稻,是龍蝦很好的餌料。稻稈被捆后運走時,散落在里的稻稈與稻葉就會腐爛,它們構成自養食物系統的基礎,包括浮游動物、昆蟲、蚯蚓和螺蜆等,它們構成龍蝦食物的主體。
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龍蝦的標準飼料是水稻稻稈。因為水稻對水質不會產生不利影響。水稻作為糧食作物或僅僅只作為龍蝦的飼料而并不為求得谷物。稻田在收獲后重新灌水,幼蝦就從溝里被沖刷出來。12月份開始,進行捕大留小一直捕到6、7月份。小龍蝦捕獲規格為15~60克/只,捕獲時用的是尼龍織成的誘捕網,網眼3/4英寸,以動物內臟和魚肉作為誘餌。田里提供的收獲通道便于收獲小船可以自由出入。美國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龍蝦均出自南方的稻田。
(魏友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