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較大,養殖池塘的水層的日溫差相應增大,養殖水體載魚量繼續上升,加上夏季池塘水體中沉積殘餌和魚類排泄物的累積,易引發水質惡化,成為各種疾病暴發的誘因,因此繼續加強水質調控、合理投喂、預防疾病發生尤為重要。現將2017年9月份寧夏水產養殖病情預測預報如下:
一、預測預報
1、鯉魚:易發生鯉魚皰疹病毒病、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腸炎病及車輪蟲、指環蟲和錨頭蚤等寄生蟲感染。重點關注區域為全區各養殖場。
2、草魚:注意防范細菌性“三病”和肝膽綜合癥。重點關注區域為賀蘭縣、靈武市、青銅峽市、中寧縣、中衛市沙坡頭區各養殖場。
3、鰱鳙魚: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癥、打印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沙湖、閱海湖、星海湖、騰格里湖等大水面養殖區。
4、閱海湖、沙湖養殖區域,注意防范小三毛金藻病害暴發。
二、防控措施
(一)預防措施
1、關注水體載魚量的變化,及時加注新水或適當換水、調節水質、保持水體透明度大于30cm。換水后使用二氧化氯對水體消毒;隨時監測pH、溶解氧、氨氮和亞硝酸鹽。每天適時開啟增氧機,遵循“三開兩不開”的原則,避免養殖魚類因缺氧發生浮頭、泛塘等事故。每15天對養殖水體全面消毒一次,多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
2、科學投喂,餌料新鮮,定期消毒投料臺,避免魚類過飽攝食。
3、堅持每天晝夜巡塘,注意觀察水質和養殖魚類的活動、攝食等情況,對離群獨游、游泳失衡、攝食不正常、體色發黑或死魚等情況要正確診斷,及時處理,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病害擴散。
4、秋季是有毒藻類小三毛金藻高發時節,日常管理中一旦發現池塘或湖泊內野雜魚類開始溜邊,水質清瘦變黃時,應及時采樣檢測小三毛金藻。出現陽性結果,可使用硫酸銨等有機肥,控制養殖水體總氨含量穩定在0.5-1.5 ppm,能有效改善水質,增殖培養有益藻類抑制小三毛金藻,達到預防、治療小三毛金藻中毒的目的。
(二)治療措施
1、肝膽綜合癥可按每千克飼料添加甜菜堿(30%含量)4g、大黃4g、黃芪5g、大青葉5g投喂治療,療程為10—15天。
2、治療細菌性敗血癥,全池潑灑二氧化氯,濃度為0.05ppm,連用3天;同時用10%含量恩諾沙星拌飼料投喂,每1kg飼料添加2g, 每天投喂2次,連用5天。
3、細菌性爛鰓病可用濃戊二醛,按產品說明足量全池潑灑2次,效果較好。
4、細菌性腸炎病可在執業獸醫師指導下使用10%含量鹽酸多西環素治療,每千克魚體每日2次、拌餌投喂量0.2g,連用5-7天。
5、治療打印病可使用含碘消毒劑,按產品說明足量全池潑灑,連續使用2次。
6、車輪蟲病可用濃度0.5ppm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