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檔案
養殖達人:陳潮
養殖地點:廣州番禺區魚窩頭鎮
養殖品種:草魚
養殖技術:魚鴨混養、耙機增氧、輪捕輪放、分批出魚
記者 孫旭東
今年上半年,珠三角草魚價格幾度上漲,尤其是年中行情走勢頗好,好行情吸引著養殖戶趕早出魚以期提升一整年的養殖效益。不過,由于前期珠三角幾個區域草魚苗種都出現大面積發病,導致苗種成活率下降,后期又遭遇長時間高溫多雨,養殖戶不敢持續投料,草魚長速偏慢。不利因素的影響,降低了不少養殖戶上半年的草魚產量,同時養殖戶想要趕早出魚的期望也撲了空。
而在廣州番禺區魚窩頭鎮,這些令多數養殖戶煩惱的問題卻沒有耽擱陳潮的養殖進程,到7月底,他已經出了6批魚,這讓周圍養殖戶大感意外。不僅如此,陳潮的養殖產量也很高,僅最近一批便出魚2萬多斤,平均規格2.5-3斤。“到年底還能再出4批,后期產量更高。”陳潮透露,一年下來,他可比周邊養殖戶多出兩批魚,畝效益高出1000-1500元。
魚鴨混養十二年 摸出管理門道
據了解,陳潮已經在魚窩頭鎮養了12年的草魚,一口28畝的池塘以養殖統鯇為主。12年來,陳潮堅持采用魚鴨共同養殖的模式同時混養部分底層魚。他認為這種模式,既有利于池塘水流通,并且鴨的排泄物可以作為底層魚餌料,魚、鴨都有很好的長勢提高養殖效益。據陳潮介紹,他現在一年可以養出13萬斤鴨,底層雜魚畝產1300-1400斤,這些都是這口草魚塘額外的增收。
在草魚養殖方面,陳潮采用輪捕輪放的方法,且全年不干塘隨時抓魚隨時補苗,保證任何時間段塘中草魚密度基本都在1300-1700尾/畝,當中大規格魚2.5-3斤、中等規格魚1-1.5斤、小規格魚則在0.5斤左右。用這樣的方法,陳潮覺得能夠隨時緩解魚塘養殖空間,提高飼料利用率,有利于統鯇在出魚體型更均勻、銷路更好,尤其是在養殖后期草魚規格大、價錢好。
為了能更好地發揮出輪捕輪放模式的養殖效果,陳潮特地從中山黃圃拉回品質優良的魚種,確保打過兩次疫苗提高放苗成活率。另外,由于池塘水位相對較淺,他會定期地進行充分改底,并使用內服產品以求草魚肝腸健康。就這樣,12年草魚養殖磨礪,陳潮的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眼下他正在準備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
增氧方式獨樹一幟 投料猛出魚快
不過實際上,在魚窩頭鎮采用魚鴨混養模式的養殖戶并不少,可是能像陳潮這樣充分利用模式優勢把養殖效益最大化的人卻不多。其中最關鍵的,是陳潮養魚的巧妙增氧“神技”。據了解,在28畝的魚塘陳潮竟配置了9臺增氧機、1臺水車式增氧機(俗稱“耙機”)和1個底部增氧機,雖然這樣每個月要花銷3000元左右的電費,但陳朝覺得一定的投入才能有高回報。
“耙機”的使用應該是陳潮增氧方式中比較獨到的一點,原本多見于對蝦養殖的“耙機”,用在草魚塘里顯得新穎而奇特。陳潮解釋,“耙機”并不是一開始就在用,而是后來經過了解嘗試覺得確實有效果才采用,他發現使用之后不僅能讓增氧方式更靈活,并且活動水體能力大大加強改善了魚鴨混養給水環境造成富營養化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其能夠加快池塘上下層水體交換,在高溫天將上層水溫度降低3℃左右。
除了使用“耙機”,陳潮在采用底部增氧機上也有特別之處。據了解,以投料機為起點,陳潮將底部增氧的范圍延伸到兩畝,這樣可以讓塘底溶氧更充分、有害物質減少,防止魚浮頭。因為每天管理數臺增氧機,陳潮的操作十分細致,白天開“耙機”從早8點一直開到晚5點,晚上再開增氧機。
因為溶氧調節得好,上半年,在周邊屢次出現成百上千斤病死魚的情況時,他的魚塘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并且陰雨天在多數養殖戶擔心溶氧少而減料的時候,陳潮卻敢照常上料。據了解,在高峰期,陳潮一天能投18包料,比一般人多3包,而更夸張地是28畝的魚塘,陳潮一年用料超過110噸。
正是由于投料跟得上,陳潮的草魚長得快、長得大,能做到半年時間出掉一半的存塘魚,趁魚價行情好增加盈利,和其他養殖戶比陳潮至少能多出兩批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