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水產養殖業陷入價格波動、投資增大、環保要求、病害頻發和藥物限制等困境。行業萎靡不振和問題較多,急待創新、重組或轉型等。思考未來,漁業需要一套新思路來指導行動,在千鈞一發之時具有力挽狂瀾和克敵制勝之力。
一、提升素質
我國人口眾多,昔日水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屬典型的賣方市場,誰膽大敢養誰賺錢,行業稚嫩不成熟。如今國民溫飽問題已得到解決,社會對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水產品價格下滑和波動明顯,養殖時常虧本,只有巧干者才有可能發財,行業為買方市場,表現得比較成熟。巧干者發財也就是智者盈利,要求養殖者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如管理水平、養殖技術及應變市場能力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掌握的知識用于實踐,轉化成具有效益的“落地”文化,克服養殖過程中的各種艱難險阻,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大型水產養殖企業不僅要對員工實施素質培訓,更重要的是領導者也要自學或進修。筆者曾在基層魚種場工作,王場長很重視員工培訓,常聘請省里的水產專家實地培訓指導工作,但他本人(農民出身,沒有文化,比較固執等)每天忙于應酬,忽視了個人素質的提高。當時員工提出過許多合理化建議,但他本人都不理解,更聽不進去。隨著水產養殖業競爭的不斷升級,該場虧損逐年劇增,慢慢在行業消失了。可見,領導者素質的提高也是個核心大事,不可忽視!
二、慎重節儉
勤儉節約自古是我國人民生活的優良傳統,但這種習慣并不適合于水產養殖業。水產養殖屬高投入高產出行業,具有“養富不養窮”的特點,如果資金不足或投入不夠,就會導致虧本或破產的命運。有的養殖戶購買便宜的劣質苗種,造成只吃不長和產量的低下;有的養殖者購買廉價的藥品消毒,造成防治無力而病害流行;有的投資者購買便宜的配合飼料,造成自身污染的加重和飼料利用率的降低;有的養殖者舍不得投資配套設施(如沒有發電機或缺少增氧機等),在天氣突變等自然災害面前束手無策和坐于待斃。可見,水產養殖該花的錢必須花,千萬不可小家節儉等。
遇事就省錢是水產養殖之大忌!過去我有個年齡大的養魚朋友,他舍不得錢買發電機,十畝大的魚塘只配備了一臺增氧機,有時增氧機壞了修理也需兩到三天,因天氣突變常撒增氧粉還死魚。雷電暴雨天養殖場均會停電,因沒有發電機常死魚較多。他的塘有一次死了魚,在吃飯時我和他相遇,我對他說:“大叔,你每年的死魚不知能買多少發電機和增氧機了!”他聽后沉默了很久……也許我的話對他產生了作用,此后他好象變成一個新人,補齊了配套設施(打機井、修渠道、安裝發電機、購買增氧機和水泵等),在以后的養殖過程中他做得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可見,水產養殖上的“舍得”兩字是很有道理的。
三、駕馭風險
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市場對水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產養殖業潮起潮落,養殖風險明顯增大,養殖者應具備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首先,樹立風險意識,做好賺得起也賠得起的思想準備,培養越困難越堅強的個性。其次,采取靈活多變的養殖方法,邁入循序漸進的發展之路,實施產供銷多種經營,落實商業養殖經驗等,分類對抗各種養殖風險。最后,疏通融資渠道,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在高效益階段要合理攢錢和融資,以便有的放矢和安全渡過低潮困難期。
李老板是個遠近有名的水產養殖能手。2016年黃河流域鯉魚價幾乎跌到了極限,漁民養得越多賠得越慘,可李老板認為這是個機會。春節過后,鯉魚難以賣出,此時,他用自已的定期存款作抵押,從銀行貸了半年的定期款,購買了大量七兩左右的大規格魚種,養至五月,鯉魚剛好長成斤半左右的標準魚,魚價也從過去的每斤3.8元升至5.6元,李老板大賺了一筆。李老板說,春節后鯉魚掉膘了價格又低,每年5-6月是鯉魚的高價期,他在銀行又有信用,這可是賺錢的天賜良機。我問他鯉魚五月會自繁該怎么辦?捕撈也是個問題?他說早準備了“抑性化卵素”投喂,捕撈用抬網很方便。可見,遇到風險要正確面對,科學分析、利用和轉化風險,能使養殖效益進一步提升。
四、穩中求勝
養殖者根據已有資源和養殖經驗,優中選優,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傳統養殖模式,量力而行和量入而出,實事求是搞生產。在接受新事物時,要分析前景,安排好資金,穩中求勝和分階段發展。在改革養殖模式之前,應反復論證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制定應急預案。新的養殖模式要從小試到中試,從中試到大試和從大試到推廣等,不可盲目冒進和無的放矢,要竭力避免輝煌片刻和瞬間夭折等養殖悲劇的發生。
有個馬老板主養草魚兼賣魚飼料,日子過得紅紅火火。2014年有個福建老板在本地實施對蝦養殖獲得成功,年凈賺二十多萬。馬老板看得眼紅,決定放棄舊業,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蝦養殖行業。他養前曾問我風險大不大?我說對蝦養殖風險較大,建議他暫時不要放棄舊業,先積極學習并給福建老板打零工學經驗,然后再自己養不遲。他認為時不可失時不再來,按我的說法去做會坐失良機。2015年6月他從唐山大量購進對蝦蝦苗,按書上所說和咨詢知識進行淡化和養殖,到頭來對蝦越養越少,產量很低,自己越養越窮,僅僅一年時間就餡入負債累累的悲慘地步。可見,水產養殖要穩中求勝,循序漸進地發展。
五、生態養殖
水產業要立足綠色、環保和生態搞養殖,盡量減少養殖的自身污染,節能減排,不破壞土地資源,不污染水資源,不給大氣造成不良影響等。養殖過程要充分利用和節約水資源,生產廢水要經過人工凈化達標后才能放入公共水域。養殖病害防控要實施生態預防和科學用藥,盡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數。推廣免疫技術,避免藥殘和藥害的發生。竭力保護水產品的優良品質,為社會提供安全放心的水產品。可以肯定,一旦食品安全出現問題,行業將面臨滅頂之災。
水產養殖破壞了環境或違背道德底線,最終必然導致滅亡的命運。歷史上浙江牛蛙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行業很快被廢止。山東昔日多寶魚的藥殘問題,導致了多寶魚無人敢吃,行業十年來萎靡不振。2015年廣西沿海金鯧網箱高密度精養,造成海灣嚴重的有機污染,金鯧暴發了頑固性爛身病和小瓜蟲病,死亡和損失慘不忍睹,等等。可見,水產綠色生態養殖是千年大計,是我們堅守的信條。
六、合作創新
合作創新是水產養殖的共贏之策。樹大招風和船大抵浪告訴我們合作的力量。合作包括多人股份養殖,跨行業合作,養殖協會創建,龍頭掛鉤和養殖上市等。股份養殖企業集資后各股東不可直接參與生產管理,要向全社會招標,組建完善的專業團隊科學經營,股東只組建股東會實施監督較好。合作養殖具有擴大資金來源,優缺點互補,技術升級,拓開銷路和抵御風險等多種優勢,具有1+1>3的合力效應。
水產養殖業的大聯盟和大合作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水產養殖業會在世界范圍內展開激烈競爭,各種散兵游勇式的養殖方法是很難站穩腳根的。一方面,我們要向挪威、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先進養殖業學習,發展跨國養殖合作,取人所長、補我所短。另一方面,加緊自身水產養殖的相關研究,組建國內大型現代化的股份水產養殖企業,節能增收,增強競爭能力,并帶動地方中小水產養殖企業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