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殖方法:
(一) 親魚的選擇
在北方,一般選用前一年留作種魚的錦鯉,在室內渡過冬季后,于3月中下旬移至室外魚池中飼養。此時,再進一步選擇優良的親魚來繁殖后代。
錦鯉繁殖的適齡一般在3—8足齡,體重達1.5公斤以上。挑選體質健壯、外表豐滿圓潤,鱗片光潤整齊,泳姿穩健;頭圓,體長,無殘畸形,無損傷,無病害,色澤光亮、均勻的魚作為親體。
從外觀看,雌魚身體短粗而豐滿,腹部膨大,越接近臨產腹部膨大越明顯。頭部稍窄并略長。胸鰭端部呈圓形。雌魚生殖孔稍寬而扁平,微有外突,用手輕壓腹部有卵粒泄出;雄魚身體較瘦長,胸鰭端部略尖,在胸鰭的第一根鰭條和鰓蓋上有若干白色“追星”,而生殖季節過后追星自然消失。雄魚生殖孔小而下凹,用手壓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二)準備工作
采用水泥魚池作為產卵池,魚池面積是4米×4米的方形池或者是4米×5米的長方形池較為適宜。過大不便管理,過小又影響親魚的產卵活動。水深再30~40厘米間,以含氧量充足,水質清潔,氫離子濃度39.81~63.09nmol/L(ph7.2~7.4)微堿性、硬度低的水質為好。
魚巢也要非常重視,魚巢是用來附著魚卵的,產卵之前一定要先準備好。一般以狐尾藻(紅根荏)、棕樹皮、柳樹須根(要經過多次的煮過)等作魚巢較好。也可將塑料纖維材料制成水草狀,作為產卵巢,即經濟又耐用。用準備好的材料,撕成小條,再扎成小束,然后將小束按一定間距綁在細竹竿上,間距與束把長度相同即可使用。
孵化池用3米×3米,水深30厘米的水泥池。孵化池的水溫要和產卵池的水溫相同。如果兩池的溫差大于5℃時,會降低孵化率,甚至死亡。其孵化期的長短和水溫的高低有關,溫度越高,時間越短。但也要注意溫差不能太大。當發現池水變成淺灰白色時,要立即換水,新舊水溫差不得超過1℃。孵化池不宜有強烈的陽光照射,水溫不能超過30℃,受精的卵在15℃水溫下只需2天即可孵化魚苗。
(三)繁殖方法
錦鯉的繁殖期與普通鯉魚相似,一般在每年4—5月,當水溫穩定在16~18攝氏度以上時,即可將雌、雄錦鯉按1:2的比例挑出放入準備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預先放置消毒好的魚巢,讓其自行產卵。一般在水溫上升到20℃后開始大量產卵,產卵的時間在凌晨4點左右開始直到上午10點或中午為止。如果天氣突然變化,水溫急劇下降的話,就會中斷產卵。當發現卵巢附滿卵時,將其撈出換上新卵巢。親魚第1次產卵后,相隔2周左右又會產卵,待產卵完畢,需將卵全部撈出放入孵化池中,以免被親魚吞食。
一般1尾30~40厘米長錦鯉的產卵量為20~40萬粒。還有的在產卵約1個月以后,會再產出前次未產盡的余卵。錦鯉的卵和金魚的卵一樣,也是體外受精,屬于粘性卵。卵粒的大小,同母體的大小和年齡的不同而不同。卵徑一般2.1~2.6毫米,受精卵吸水后,卵徑會變大。觀察其產卵結束后,把親魚捕起,把附著卵粒的魚巢從產卵池中取出后,在5~7﹪的食鹽溶液中浸潤5分鐘,或者3ppm的甲基藍溶液中浸15分鐘,進行消毒。然后再一如孵化池中孵化。這樣的浸潤可以有效預防水霉病。5—7天后魚苗孵出即進行培育。
如果想培育錦鯉新品種,用自然雜交法比較困難時,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待親魚發情達到高潮出現追逐時,將親魚魚體握于手中,握的方法是用左手握住魚尾柄,右手握在魚的頭下背脊處,腹部朝上成45度角,輕輕擦干體表,然后輕壓雌魚腹部,使卵子流入干燥的臉盆中。同時將雄魚的精液擠到上面,用消毒過的羽毛輕輕攪動,使之受精。隔2、3分鐘后,將受精卵均勻地到入預先置于淺水臉盆中的魚巢上。靜置10多分鐘,待卵粘固后,用清水洗去精液,即可進行孵化。
(四)仔魚的管理
魚苗孵出后,最好在孵化池中增放一些水浮蓮供魚苗棲息。孵出的仔魚,不食不動,依靠卵黃囊中的營養物質,維持魚體生存需要的能量,用魚體上的附著器官吸附在魚巢上。一般在魚苗出卵3天~4天后,卵黃囊內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完畢時,仔魚才開始游動覓食。此時,應立即將魚撈往苗種池。第1周用熟蛋黃、豆漿、藻類、軟蟲等作餌料。1周后,投喂水蚤、紅蟲和切碎的絲蚯蚓等,并適當補充人工配合飼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當魚體長到2厘米以上時,即可移至成魚池飼養。在遷移的時候,必須根據魚體的優劣進行第一次挑選,留優去劣。每挑選一次,就要調整一次放養密度。
孵化后的仔魚飼養20天至1個月,魚體長到3厘米左右時,就要進行挑選,目的是去優除劣,強化生長速度,保護遺傳性狀。魚苗的培育過程也是一個擇優汰劣的過程,是一個多次選擇培育過程。選擇過程一般在仔魚孵出后的3個月內進行3-4次。 第一次挑選:在仔魚孵出后的20-30天內進行,當魚體長到3厘米左右開始。主要是選留體質健壯,游動活潑,品種特征明顯的個體,對于其它個體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因品種不同,其生長速度和形成斑紋的時間也不相同。例如:昭和三色錦鯉約在孵化后15天左右開始挑選,黃金類錦鯉則從孵化后50天左右開始,紅白系列和大正三色系列的錦鯉從孵出后60天左右開始。 第二次挑選:在第一次挑選后20天左右開始。選擇標準為鰭形的好壞,色彩鮮艷與否,圖案斑紋是否清晰,品種特征是否明顯等等。此后的第三四次挑選與第二次挑選基本相同。其要點是:依照花紋的生長狀況和質量好壞的標準進行挑選,去掉畸形、色彩不鮮艷的魚。如紅白系的錦鯉,則淘汰紅斑紋顏色淡的;黃金系錦鯉則淘汰頭部無光澤、鱗片覆蓋不好、魚體雜斑多、胸鰭生長不好的魚。錦鯉在喂養過程中的淘汰率一般很高。有關資料介紹,親魚產卵10萬粒,經4~5日孵化后,獲魚苗6萬~7萬尾;再經過20天的喂養可獲體長為2厘米的幼魚3萬尾;至7月份經過第1次挑選,留強去弱,只留下5470尾;到11月越冬時,就只有3600尾;等到1年,就只能留下精壯的大魚2300尾了。可見淘汰率之高。在實際的操作中,為了保持品種的純正,也必須進行很嚴格的淘汰。
二、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自然繁殖
1.人工產卵促進方法
(1)隔離。改變環境有利于交配,人為的隔離是最直接的辦法。在產卵期前1個月,先把雄魚和雌魚分開飼養,到繁殖期臨近時,發現雌魚腹脹和雄魚有“追星”出現時,才把雌、雄魚放入產卵池中。
(2)增加水的溫度。提高水溫可促進產卵。溫度達到25℃時,錦鯉活躍,準備產卵繁殖。日間要有充分的陽光照射使水溫上升,夜間要加蓋(泡沫塑料板的保溫性能較好)保持水溫。
(3)檢查水質。檢查水的酸堿度、氧氣是否合適,好的水質可促進產卵。
(4)魚巢。放入魚巢促進產卵。
(5)天氣。氣壓對錦鯉產卵影響較大,如果氣壓太低,錦鯉不旨產卵。雨天孵化率低;天晴無雨之日繁殖較理想。
(6)投入荷爾蒙催情劑。口服荷爾蒙劑、注射荷爾蒙劑都會催情。還可以使用維生索E促進繁殖。
2.產卵池的準備
產卵前2~3天,要準備產卵池,如果是水泥池要先消毒。現在—般都是自制產卵槽,方形的、圓形的都有。用時支起來,產卵后再折疊起來。這種產卵槽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移動。
魚池大小要適宜,過大不便管理,過小影響親魚產卵、活動。水深80~90cm,含氧量充足,水質清凈,pH7.2~7.4,以微堿性、硬度低的水質為好。產卵池或臨時性的產卵槽,最好選擇日照良好,安靜的場所。
3.魚巢的準備
魚巢是用來附著魚卵的,產卵之前要將魚巢準備好,可用狐尾藻、棕樹皮、柳樹須根(要多次煮過)、石松、金魚藻、鳳眼蓮等,但所有魚巢均要消毒。我們采用塑膠纖維材料(如塑膠帶)制成水草狀,消毒后使用。
使用植物性材料做魚巢時,最好先用水浸泡,將分泌汁液去除。
4.產卵池的水
自來水或地下水都可以,但一定要新水。地下水放入產卵池后,要經過1天曝氣才可放入錦鯉。如果是自來水要曝氣3天,將氯氣去除后才放入錦鯉。千萬注意:水放入產卵池后,不要放置多日,以免雜菌叢生,影響產卵的效果。產卵池的水要打氣增氧,最好加入一定量的水質穩定劑。
5.檢查親(種)魚并放入親魚
母魚很容易識別是否成熟,公魚只好輕輕壓腹部看有否精液流出。然后把公魚、母魚放入產卵池中,一般是1母魚2公魚。然后提高水溫,促進產卵,公魚開始其追尾行動。
6.設防逃網和保溫蓋
放入親魚后,親魚因為興奮可能會從水池中跳出,因此,最好設防逃網,防止親魚外逃,尤其是晚上更要注意外逃。另外,一般我們將產卵槽放在日照好的地方,讓白天升溫,晚上就必須注意保溫,以防日夜溫差太大。
7.追尾及產卵
將公魚、母魚放進產卵池后,母魚會不斷地游著以頭部摩擦魚巢,公魚會以橫腹或頭部來摩擦母魚形成追逐動作,促進產卵。追尾會從傍晚開始到天亮為止,凌晨2點左右開始產卵,公魚會緊跟著朝卵子射精。卵子會邊受精邊附著于魚巢上,等待孵化。
8.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大部分卵子會讓精子授精成為受精卵。少部分未完成受精的卵稱為未受精卵(無精卵),附著于魚巢上呈白色狀態(死卵)。1次產卵的數量約 20萬~40萬粒。但是稚魚池的設備,開口餌料的不足,影響了孵化生長的數量。如果稚魚池面積不大。卻硬要放入過多的稚魚,往往會因為缺氧或水質變壞,導致全軍覆滅。記住,盡可能地低密度飼養是很重要的。
9.取出親魚
當你確認已順利完成產卵后,你可以取下防逃網,將親魚慢慢取出,注意不要碰傷卵。
10.消毒卵
取出親魚之后,清除池中的污物,檢查沒有水生菌后以孔雀石綠溶液消毒(萬分之一),浸泡10~15分鐘,再將魚巢逐個移至另外準備的孵化池。也可將布滿附著卵的魚巢從產卵池中取出,在5%~7%的食鹽溶液中浸泡5分鐘。
如果產卵池與孵化池合并使用的話,最好不用孔雀石綠消毒,改用3mg/kg甲基藍消毒,并徐徐地加入新水,等待卵的孵化。
11.孵化
(1)孵化池。孵化池的設備應該與產卵池一樣,特別是打氣設備更不能少。
(2)水溫與加水。千萬注意:移往孵化池的水溫必須與產卵池的水溫相同。如果水溫有幾度以上的差異時,會降低孵化率,有可能導致魚卵全部死亡。
孵化需具備的水溫,從時間上來說應該是100℃的總合,也就是說20℃的水溫要5天,25℃的水溫則需要4天才能孵出仔魚。此時期要大量打氣,不能缺氧。在從卵到孵化出仔魚這個時期,必須徐徐加入少量的水。
(3)孵化。在產卵之后大約4~5天會孵化出仔魚,頭朝上附著于魚巢或池壁上。經過24小時之后才會開始游動。
剛孵出的仔魚不食不動。靠吸收卵黃囊中的營養物質,維持魚體生存所必需的能量,并吸附在魚巢上。當卵黃囊營養物質被吸取完時,仔魚開始游動覓食,這時可投喂餌料。
也可采用流水孵化法,但此法要注意流速。將附著魚卵的魚巢移入置于流水中的具小網眼的孵化網箱里,開始水流可大些,流水溶氧量高,有利于魚卵的孵化。當魚苗孵出后要減小流速,或置于靜水網箱中繼續發育,否則會使仔魚發育不良或沖傷仔魚。
在確定完全孵化之后,將魚巢從池中取出。
12.仔魚
魚巢取出后,仔魚能游動時,將仔魚放入有微生物的魚塘中養殖。如果微生物不足怎么辦?可以飼喂蒸熟雞蛋的蛋黃和奶粉。再過1個星期就可以喂泡水變軟的餌料了,切勿一次投太多,以免影響水質,但也不能太少,少量多餐是好辦法。
13.稚魚池的準備
孵化出的毛仔長成了稚魚,這時必須準備養育稚魚的稚魚池。池的大小決定放魚的數量。
14.培養微生物
稚魚餌料主要為微生物,也可以將蛋黃用絹布過濾喂飼稚魚。也有成品稚魚餌料,但比微生貴。
培養微生物做為餌料,必須計算卵孵化的日期,在兩個禮拜前就必須做好準備工作。
在孵化的兩周前,將稚魚池水放干,置于太陽下撒石灰曝曬,充分消毒。經過1~2天后再慢慢加入水,加入干燥的雞糞及少量的微生物菌種。雞糞的用量約為4~6袋(15kg/袋),并放少量微生物種,4~5天后開始生產出大量微生物。
最近我們在稚魚池中添加酵母菌(AST),加光合細菌(PSB)或者加多種有益微生物菌(EH或CM),加少量微牛物種可產生大量微生物,效果頗佳。微生物生長之后,只要追加酵母菌或光合細菌等相應菌種就行了,直到稚魚能自己索食人工餌料。在大約1個月的時間里微生物供應必須充分。
特別注意的是時間差,稚魚池的水僅僅是生產微生物用的,不能放1~2個月后才放仔魚,那么一些昆蟲的幼蟲在水里會大量吞食仔魚。因此,需特別注意,在其他水生生物成長前,放入毛仔是很重要的。總之,要算好時間差。
(二)人工授精法——錦鯉的產卵
1.人工授精的優點
人工授精卵的孵化率相當高,人工取出的卵和分開采取的精子放在一起,授精率會更高。
人工授精的卵可隨意配對,也就是可以將一尾母鯉的卵分批與不同魚種的精子結合,這樣可以配出幾種不同類的錦鯉后代。一尾好的紅白母鯉可與紅白、大正、昭和、藍衣等同時進行交配,試驗一胎多配也是個好方法。
2.人工授精的方法及步驟
(1)將快要產卵的親魚(母鯉和公鯉)放在一起,等待開始追尾。等到追尾開始產卵的時候,將公鯉與母鯉分開,讓魚休息大約30分鐘至1小時左右。
(2)在魚休息期間準備器具和藥品,時間到后先麻醉,用林克氏藥水消毒鯉魚的腹部,并將母鯉的腹部朝下,輕輕的壓腹擠出卵來。
(3)公鯉相反,將腹部向上,壓擠腹部,精子白液會排出來,并用吸管吸取精子,放進盛有林克氏藥液的容器里,再把卵子和精子混合。
(4)把混合后的精子和卵子撒在孵化槽中的卵床上,因在水中,此時才開始授精,轉瞬間就完成了受精。結果產卵巢上黏著受精卵。
(5)打氣加氧,用甲基藍消毒受精卵(以前用0.2mg/kg孔雀石綠,現在用甲基藍,藥害較小)。
(6)約1小時后,開始產生大量泡沫,所以一天中必須進行幾次清除泡沫的工作,如果不清除,魚卵會腐爛。泡沫是未用的精子和卵分解產生的,因打氣產生泡沫而浮上來,努力清除的話大約2天就沒有了。如2天之后繼續有泡沫,就表示人工授精失敗了。
(7)受精卵的孵化時間。如果天氣沒有很大的變化,大約需4~5天時間,累積水溫大概100℃左右。
3.錦鯉的交配
由紅白產生大正三色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養殖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