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今年養殖水蛭15畝,平均每畝產水蛭干成品25公斤,畝收入3萬元。” 昨日,手捧著賣水蛭的一大摞鈔票,河南駐馬店汝南縣常興鎮柏丈屯村農民任栓臉上樂開了花。
柏丈屯村位于薄山湖灌區,水資源豐富。去年春,在外打工的任栓得知養殖水蛭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項目后,決定回鄉養水蛭。于是,他租賃15畝水塘,投入資金15萬余元,添置了養殖設備,將水面分別用紗網“兜”成船型模樣浮在水面上,從外地購進水蛭幼苗,精心飼養。
投餌和調節水質是每天的必修課。“水蛭在水溫25攝氏度時進食最歡,水溫低于攝氏15攝氏度就不喜進食了,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停止攝食。”任栓侃侃而談。
為確保水蛭健康生長,任栓在地頭打了一眼井,建了一個專門供水蛭食用的螺螄養殖區。同時在水面上還養殖了水葫蘆等水生植物,既能凈化水質,又可以給水蛭提供一個能夠依附、休息的環境。
“水蛭的生長期比較短,5個月就長成了。秋末將水蛭撈出,用線將水蛭穿起,掛起曬干,就可以出售了。”任栓說。
任栓說:“水蛭全身都是寶,經過曬干的水蛭全身可入藥,含有水蛭素以及豐富的蛋白質,還有活血、散瘀、通經的功效,多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水蛭銷路很廣,干成品每公斤1200元還十分搶手。”
“明年,俺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帶動貧困戶依靠養殖水蛭脫貧致富。”談及未來,任栓信心滿滿地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