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洋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國海洋藥物已由技術積累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海洋生物產業將成為未來20年中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據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我國海洋生物技術研究已經從沿海、淺海延 伸到深海和極地,特別是海洋生物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海洋生物中代謝產物的結構多樣性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功能及其技術、海洋藥物研發等在國際上引起了高度關注,很多研究成果申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國際專利。
海洋藥物已由技術積累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將在抗艾滋病、抗腫瘤、衛生保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已經有多烯康、角鯊烯、河豚毒素、藻酸雙酯鈉、肝糖酯、鹽酸甘露醇等海洋藥物獲國家批準上市,還有多個海洋藥物進入臨床研究。
以煙臺中大生物制藥為例,他們通過科技攻關,在藻類中成功提取抗艾滋藥物F-苷肽,二三期臨床基本結束,即將進入產業化生產。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后,年可加工海帶1.5萬噸,年產F-苷肽藥品300噸、膠囊6億粒,年銷售額可達21億元。
蟹蝦殼曾被漁民們視為“漁業垃圾”,一些生物制藥企業,利用這些海洋生物下腳料,提取出膠原蛋白、牛磺酸等高附加值產品,是制造硫酸軟骨素、氨基葡萄糖等系列藥品的原料藥,可廣泛用于醫藥、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每年可出口創匯1000多萬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海洋藥物正常生產品種接近30余個,海洋藥物生產企業就有40多家,年產值約10億元,年創匯數千萬美元。專家介紹說,未來20年,我國將以深海和遠洋捕撈為重點,加速海洋產業的發展,大幅度提高海洋生產能力,同時從海洋生物中克隆一批重要的功能基因。另外,中國還將在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酶的研究與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新的產業。
南方漁網編輯:歐陽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