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圍塘養魚司空見慣,利用圍塘做跑道式養魚就新鮮了。日前,龍灣區農業綜合園內植野水產養殖公司工人們陸續將12萬加州鱸魚魚苗投入新建成的“跑道”中,坐落魚塘的中央“跑道”由水泥澆筑而成,養殖水槽長25米、寬5米、深2米。據悉,這種新穎的養魚模式在溫州市尚屬首創,通過小水體養魚,大水體養水,做到既養殖增產又凈化水質。
“這種新型的養魚模式由美國奧本大學設計,通過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引進,名字叫池塘內循環流水養魚,也叫‘跑道養魚’!睋搮^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該養殖企業共建設有12條跑道,占地面積120畝,總投資200萬元,每條水槽投放3萬尾魚苗,一年可養殖兩輪。僅目前正式投產的4條跑道,年產量就高達24萬斤加州鱸魚,若12條跑道全部投產,產量相當于普通120畝魚塘產量的3倍!棒~群”在圈養的水槽中不斷運動,線條美、身體棒,品質好,價錢更高,4條“跑道”年產值預計480萬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字排開的養殖水槽兩頭裝著攔魚柵,北面的“推水增氧”裝置使得兩邊塘水24小時循環流動,南面的吸污裝置則定期收集魚粉殘餌。推水增氧不僅能讓塘水動起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魚糞和殘存的飼料,還可以順著循環水流進入吸污水道,約80%可以被回收制成有機肥用于澆灌周圍農田,剩下20%由已經建成的魚塘底排污系統收集利用,整個過程做到尾水零水體外排。據介紹,魚塘里還飼養了花鰱、白鰱等濾食性魚類和浮游生物進一步凈化水質。
除淡水跑道式養魚外,位于我區永興圍墾南片的浙江省永興種業有限公司依托浙江省水產養殖研究所正在試驗跑道式養魚的創新——海水跑道式養魚,該公司建設有3條長22米、寬5米、深2米的跑道,分別于5月份投入5000尾黃姑魚、鯛魚、鯔魚。該試驗為進一步創新跑道式養魚奠定基礎,若試驗成功,將開創跑道式海水魚蝦貝混養新模式,屆時將實現海水池塘的綜合利用,改變傳統單一品種養殖和簡單生態混養方式,為我區海水圍塘養殖的升級轉型,提供樣板示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