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二尺長的龍蝦都沒有,來盤炒餅”。本以為“二尺長的龍蝦”只是相聲里讓人忍俊不禁的段子,沒想到現實中的龍蝦大的更夸張——1.4米,足足有四尺多長;重達6.6斤,堪比新生嬰兒;通體還是五彩斑斕的顏色。國家海洋博物館(以下簡稱“海博館”)日前獲贈了這樣一只體型巨大的中華錦繡龍蝦,被工作人員戲稱為“五彩神蝦”。待海博館開館后,游客可以在今日海洋展廳一睹其“芳容”。
海博館籌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只“五彩神蝦”是由寧波海上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捐贈的一只中華錦繡龍蝦標本,重6.6斤,身長1.4米,為國內近年來所發現最長的龍蝦,十分罕見。目前,這只龍蝦正由海博館的委托機構在制作標本的過程中,雖然尚未見到實物,但從圖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全身五彩斑斕,身上有青綠色條紋,兩條觸須則是暗紅色,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黃色斑點點綴其中,非常漂亮。
海博館為什么會收藏展示龍蝦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博館中將不設活體海洋生物展示,但會收集有價值的標本,這些標本主要會在今日海洋展廳展出。“今日海洋展廳展示的都是現生的海洋生物,包括標本和模擬其生存環境的體驗區域等,像之前媒體報道過的長9.4米的‘大魚鯨鯊’和模擬極地海洋環境幫助游客了解斑海豹中國繁殖區的體驗區等,都在這里。我們不會只是把標本分門別類,而是通過標本和其他展陳設計的結合呈現一個‘今日海洋’的環境,所以在標本的選取上,我們也很嚴苛,一定是要具有代表性的。至于未來海博館還會不會入藏其他龍蝦,就要看有沒有能夠‘打動’我們的標本了。”
據介紹,海博館入藏的這只龍蝦,是今年8月福建福鼎一位漁民出海捕魚時捕獲的,當時就在當地引起了轟動,有人估價這只“神蝦”價值超過一百萬元。因為沒有專業的養蝦池,該漁民只好將龍蝦寄存在朋友飯店養殖海鮮的大魚缸里,但沒過幾日,這只龍蝦就死亡了。但其死后顏色依舊艷麗,體態也保存得非常完好,非常有收藏價值,輾轉就被海博館“收入囊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華錦繡龍蝦是龍蝦屬中體型最大者,最大體長可達60厘米,通常為20-35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為南太平洋的重要品種,生活在珊瑚外圍的斜面至較深的泥沙質地。(“津云”新聞編輯曲璐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