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溪魚池全景
近日,記者觀察到,重慶各超市的三文魚大部分來源于國外,本地三文魚市場相對空缺。泰旭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蔣開均,同樣發現這一市場現象,“可重慶夏天會出現高溫天氣,像三文魚這樣的冷水魚如何在重慶水域存活?”他利用整整5年時間得出答案。
蔣開均出生于重慶開州,為了在重慶本地養殖冷水魚,他開山挖河,修建大壩,挑戰天氣。現如今,他每天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訂購電話10余通。截止今天,今年已有10萬斤訂單,一年收益達千萬元!
欲速不達:50%利潤不好賺 反而損失7百萬
“又是一道血痕,上一個還沒好全呢!”記者一不留神,只見蔣開均手臂已滿是鮮血。原來他在配合工人一起打撈一條受傷的大鱘魚,由于此魚魚鰭如刀刃般鋒利,所以蔣開均瞬間被劃傷。但他沒有立即處理傷口,反倒先給病魚涂抹藥膏,“關鍵它這傷要半月才康復,我的手臂不打緊。”蔣開均上岸后,一邊拿手用力捂住傷口,一邊笑盈盈地說道。
▲蔣開均喜獲大鱘魚
其實蔣開均開始并沒意向養鱘魚,早在2010年,蔣開均就以飼養娃娃魚為主。可在2012年一天,他經過朋友魚場發現,一種比普通虹鱒魚個頭大一倍的三倍體虹鱒魚,價格每斤在30幾元,利潤最高達50%。“在重慶養三倍體虹鱒魚甚少,發展空間大,而且這種冷水魚味道鮮美,市場需求又大,一畝能凈賺40萬,我不會放掉這樣一個商機。”蔣開均向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袒露。
2013年,城里城外只要他聽過的水源,他都跑去實地考察,不知不覺走過了一年。“冷水魚對水質、水溫、水量要求極高,尤其水溫不能超過22度,不然它們會快速死亡。”蔣開均解釋道。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2014年,他春節游玩期間,終于讓他找到了養冷水魚的適宜區域。“這是侯家溪,當時河道還是U形,后來我把它打通,建立300多畝地,400多口池子。”他將二十年前外出打工、回開州創辦運輸企業和石膏礦賺的4千萬元,幾乎傾盡于此。
2015年初,他邊改河道邊修魚池,建了大半便開始投放20萬尾三倍體虹鱒魚苗,眼看好事將近,可夏天一場大雨,魚池發了洪水,最后僅留下兩桶魚,使他損失了700多萬。“河道剛挖1/3,沒來得及修防洪壩,由于成本投入大,想盡早見效益,就盲目養魚。”蔣開均眉頭緊皺坦白道。
另謀他法:換魚暫解燃眉之急 防洪降溫從頭再來
這場洪水雖沖走了三倍體虹鱒魚,卻帶來了這條河獨有的裂腹魚。裂腹魚也是一種冷水魚,當地其他魚戶最多也就養出2、3千斤,只有他的魚池能大規模養殖。“這種魚只有在漲大水時,方便打撈。當地產量少,而且只有當地產。通常吃了這頓,下一頓不一定能有。我恰巧憑借那年的幾十萬斤裂腹魚,成功避免虹鱒魚的滅頂之災,收獲了幾百萬收益。”
洪水事后,蔣開均還是一直關注三倍體虹鱒魚的市場行情,“它是三文魚的一種,養殖周期為2年到2年半,體重能長到10斤以上。吃它的人漸多,可國產的難買,目前市場利潤可觀。”蔣開均介紹道。
完善防洪壩后,他再次購買了20萬尾三倍體虹鱒魚苗,他每天親自到魚場喂魚。2016年夏天,養了一年的虹鱒魚已長到7、8斤一條,至2017年底就能出售。可重慶高溫天氣這個埋伏已久的禍根,最終還是爆發了。
2016年7、8月份,開州高溫天氣持續19天,平時魚場的水溫保持在18度左右,可面對高溫出現時,魚場的水溫在1天內就超過了22度。“前兩天,虹鱒魚還能挺一挺。可當時一度6、7天不下雨,侯家溪河底幾乎都露出來了,水量一變小,水溫瘋狂上飆。一周時間,20萬尾虹鱒魚全被熱死,這一下又讓我虧損200多萬。”蔣開均回憶說道。
高溫過后,他整天繞著池子一圈圈的轉悠,思考著怎么克服高溫?一次,他開車到魚場上游辦事,看到上游水量大,但下游水少,了解后得知,這里有水電站,專門蓄水發電。他靈機一轉,“水溫升高,再蓄水,不就能緩解升溫問題嗎?”
經過當地政府部門批準,蔣開均集資花費300多萬,在魚場上游修起蓄水壩,解決了高溫隱患,他第三次買回20萬尾三倍體虹鱒魚苗養了起來。“前后砸進6千萬養這魚,為降低風險,我還是養殖一些稍耐高溫的冷水魚魚種,來平衡收支。”蔣開均告訴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這種頭部尖,腹部平的鱘魚是西伯利亞鱘與中國史氏鱘的雜交品種,這種鱘魚生長快、抗病強、也是冷水魚一種。就算遇到高溫天氣,也能承受24度水溫,今年鱘魚就為他贏來600萬收入。”蔣開均表示。
科學管理:引入物聯網技術 打造現代魚業示范園
外界條件完善了,應著手整理內部細節。“虹鱒魚長到4斤左右時,一個池子里有一千多條這么大的魚,大小不等的他們會搶食,體積小的會吃得更少,因此三、四個月必須定期把它們按大小分開。”蔣開均強調道。
▲成排的養魚池
每次分塘蔣開均都要親自把關,他預計,明年至少有80萬斤這樣的三倍體虹鱒魚出售,將給他帶來3000萬的收入。
蔣開均除了修防洪壩和蓄水壩外,還在基地新建了10多萬平方米的流水養殖池,陸續開啟400多口池子。今年,引入水質監測、水場防控、水域氣象服務系統等物聯網智慧農業,共投入200萬元。
“未來我要做深加工魚產品,并打造養生、垂釣、科普于一身的現代化魚業示范園。”蔣開均表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