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辰區益多利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反季節養殖的160余萬斤羅非魚開始上市,每天發運量達3萬斤,除供應天津地區外,絕大部分銷往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銷售期將持續到春節前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今年實行更為嚴格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在水產品領域,每種產品在全國范圍挑選一家供應商獨家提供,確保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益多利合作社在經過檢驗檢疫、查看歷史記錄后,被北京確定為第一批次羅非魚品種的唯一供應商,每天供貨兩萬斤。
為保證水產品質量,益多利合作社成立的質量檢測部門發揮重要作用,引進指定檢驗檢疫設備,嚴格實行“一車一檢”。在進行嚴格自檢的同時,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和天津市相關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水產品的嚴格檢測。今年以來,區養殖中心對益多利各類水產品抽取600多個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隨著合作社160余萬斤的羅非魚陸續售出,650余名社員切實得到實惠。負責人何志勇告訴記者,合作社通過成熟的育苗技術,繁育出大批魚苗交給合作社社員養殖,到了9月份上市季節,羅非魚價格低、利潤薄,合作社以高于市場價的保底價向社員收購,利用溫室大棚繼續進行反季節養殖,到12月份再上市銷售。這種模式既讓社員們的收益有了保障,也為合作社降低了大規模養殖的風險,一舉兩得。
羅非魚是熱帶魚,在寒冷的氣候下運往外地,存在極大的風險。為節約時間,合作社利用旗下的冷鏈物流公司成立運輸車隊,通過統一調配,改進車輛上的保溫設備,有效提升了羅非魚在運輸過程中的存活率,同時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與此同時,益多利旗下還有微生態制劑廠、飼料廠等企業,產品在支持合作社養殖以外還向外發售,各條產業鏈的利潤都很可觀。據北辰區養殖業發展服務中心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魏建軍介紹,微生態制劑廠主要生產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菌類和小球藻等藻類,這些產品投入養殖塘后,有利于水塘中優勢菌群的形成,從而遏制有害菌群的產生。飼料廠將農產品加工為飼料,一方面可以保證魚食的質量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對喂養過程進行把控,保證營養配比均衡,魚苗健康成長。
如今,合作社成立的微生態制劑廠、飼料廠及冷鏈物流產業都已形成規模。隨著農業、工業、服務業三產融合的完整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合作社增加了養殖戶收益,提升了水產養殖整體水平,為北辰區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助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