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小龍蝦生態養殖及產業化模式運用項目培訓會在新津縣舉行,來自成都市各區縣水產協會相關負責人、各地知名水產企業負責人等近200人出席會議。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會長青南春就小龍蝦產業化項目推進等進行了主題宣講。
據了解,該項目為成都市慈善總會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扶持項目。通過該項目的運作,在2017年9月至12月短短四個月內,已使簡陽市三星鎮216戶養殖戶受益,其中6戶養殖戶為該鎮建檔的貧困戶。
市場需求旺盛 成都人夏天日啖龍蝦6.5萬斤
扶貧項目的走俏背后,是小龍蝦在成都日漸旺盛的市場。成都人一天能吃多少小龍蝦?據媒體報道,在夜宵需求日升的夏季,每天市場上消耗的小龍蝦多達6.5萬斤!按平均1只25克來算,成都人一天就要消耗整整130萬只小龍蝦。
“近年來,小龍蝦在成都食客中的受歡迎程度不亞于火鍋,但由于四川小龍蝦產量缺口較大,成都市超過90%的小龍蝦都來自外地。”青南春不無遺憾地表示,僅僅從數據上分析就能看出來,小龍蝦市場仍有不小的發展潛力。
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成都本地小龍蝦養殖規模正不斷擴大,達到了5萬畝,按照畝產280斤計算,產量約在1400萬斤。由于部分蝦賣到云貴等地,本地蝦只有不足1/3產量供給成都市場。也就是說,按照這個供應,僅夠成都好吃嘴吃2個多月。
“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發,一蝦難求或將是普遍現象。”青南春表示,目前,市場上小龍蝦的收購價格在25元/斤,夜市消費價格80-100元左右,僅成都一城,這個夏季小龍蝦的產業就超過了5億元。龐大的市場需求,意味著本土小龍蝦養殖仍有巨大的空間。
稻田養蝦掛鉤扶貧 未來成都小龍蝦大有可為
“我們走訪了青石橋的一些小龍蝦經營者,四年前他們的銷量可能平均不到40斤一天,但在2017年,已經翻到了一兩千斤甚至三四千斤,還供不應求。”青南春介紹,不菲的利潤催生了小龍蝦產業的繁榮,而本地小龍蝦與外地小龍蝦的價差也讓這一市場的前景更為可觀。
據青南春介紹,省外賣到成都的小龍蝦,價格在20元1斤左右,個頭大點的能賣到25元左右,“本地蝦不見得比省外的差,相反,肉質、口感還要好一些。”
“小龍蝦最受關注的就是品質,推廣本地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不僅為本地養殖戶帶來收益,推動行業發展,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全、綠色、放心的食品。”青南春強調說,該項目由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牽頭,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所相關專家、教授協助,產學研一體,將構建強大的專家團隊,為小龍蝦產業的本土化推廣保駕護航。
在小龍蝦項目推廣經驗介紹中,青南春介紹說,為推廣四川本地小龍蝦的養殖業發展,提高小龍蝦的繁育技術,規范養殖模式,2017年9月-12月,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與簡陽市鐸烜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已在簡陽市三星鎮六洞村8組合建稻田生態養蝦示范基地300畝,合作社216戶養殖戶成為首批新項目的嘗鮮者,收獲該項目的第一桶金。
小龍蝦產業如何規劃?水產協會如此支招
作為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會長,青南春在當天的發言中還對協會工作開展進行了詳細總結,在推動成都市水產行業健康發展方面,該協會成績斐然。2017年,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獲得市級涉農比選會三等獎,2016年則獲得民政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專項資金扶持,并獲得了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AAA級榮譽。
而在對外經驗交流方面,2017年,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還組織會員單位參加了波士頓水產展、加拿大蒙特利爾行業企業洽談會,拓展了協會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培訓會上,針對小龍蝦的生態養殖環境打造,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楊壯志發表了題為《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構建及其生態凈化效果》的主題演講。他總結道,在構建的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內,為達到一級排放標準,一般魚類養殖池塘中人工濕地凈化面積比例應為15%-35%,蝦蟹養殖池塘中為8%-10%,為廣大水產養殖從業者解開了疑惑。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水產系博士杜宗君則發表了題為《成都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對水產養殖啟示》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結合本地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需要,在科學評價水域灘涂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成都市目前正逐步科學劃定各類養殖功能區,合理布局水產養殖生產,穩定基本養殖水域,以保障漁民合法權益,實現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發展總目標。而小龍蝦的養殖則應在這一總規下有序進行。
據了解,為達到產業化養殖的規范化,協會為養殖戶編寫的小龍蝦養殖培訓手冊已在近日發放到各養殖戶手中。而在這一系列舉措的基礎上,協會還為消費者編寫了食品安全宣傳手冊,并已形成小龍蝦生態養殖技術規范(標準),接下來,協會還將聯合簡陽市政府舉辦首屆探討小龍蝦生態綠色養殖模式及產業化的專業論壇暨品鑒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