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為我們提供種苗、技術?”3月5日,考察完桃江縣石牛江鎮、牛田鎮、沾溪鎮的羅氏沼蝦基地后,郴州市嘉禾縣畜牧獸醫水產局干部當場表示,希望能和桃江縣深度合作,將羅氏沼蝦產業帶回去,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桃江縣水產養殖業異軍突起,歐洲鰻魚、小龍蝦等特色水產遍地開花,特別是羅氏沼蝦,這個原本生活在沿海地帶的海鮮類品種,經過幾年的實驗,已適應桃江當地的生存條件,由最開始的200畝,發展到現在的2000多畝,形成了以武潭、修山、石牛江、牛田基地為核心,政府主導,基地示范,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產量穩定、技術先進、品質優良、價格高開的羅氏沼蝦,如今成為了山區農村水產業發展的又一成功范本。
走進石牛江鎮的洞庭天樂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文杰明介紹,村里已有4戶貧困戶在他們的指導下建好了養殖池。這個基地去年成功培育了桃花江1號大閘蟹。今年,他們規劃了100畝地,準備發展羅氏沼蝦。“今年是試養,如果成功,明年將帶領當地群眾大規模養殖,預計達到1000畝。”
養殖羅氏沼蝦,種苗是關鍵,選擇好品質的種苗決定著養殖效益的高低。目前,桃江縣委、縣政府出面牽頭,和江蘇嘉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公司直接供應苗種、飼料和技術,并簽訂成活率協議。“成本降低了30%,按畝產300公斤計算,每畝年產值2萬多元,除去成本,每年可凈賺1萬多元。”文杰明說。
為保證羅氏沼蝦的優良品種,公司每年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常年駐扎在基地全程跟蹤服務指導,成活率大大提高。為契合發展的需要,桃江縣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園今年開辟了400畝地,準備用于種苗培育。這樣,羅氏沼蝦養殖風險將會大大減小,經濟效益越來越凸顯。
牛田鎮沃源水產的彭孟武,2017年便在羅氏沼蝦的養殖中淘到了第一桶金。去年,他雖然投苗時間比正常時間晚了40多天,但是基地平均每畝收獲成品蝦250公斤,年產值達到400多萬元。今年他篩選了品種,保留了個頭大、體型統一的品種,保證了沼蝦的質量,且成蝦每公斤個頭不超過40尾,每公斤能賣到100元,算下來年產值可達700多萬元。“2月中旬開始投苗,長沙市馬王堆水產市場便上門簽訂了2000萬元的協議。”桃江畜牧水產局局長賀孟良表示,協議規定,等到上市時,全縣將每天向該市場供應1000公斤成品蝦。為規范市場,桃江縣將成立羅氏沼蝦發展協會,統一苗種、品牌、技術,形成育、產、銷一條龍的服務模式,發展壯大羅氏沼蝦產業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