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天氣逐漸回暖,水溫也相應升高,水生經濟動物攝食活動開始增多,養殖水體中殘餌量也相應增多;同時,“清明”前后氣候不穩定,越冬過后各類養殖品種體質相對較弱,更易感染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病害,廣大養殖戶在生產中應做好各類病害的預防工作。
一、病情預測
1. 鯽魚、草魚、鰱鳙、團頭魴等淡水魚類:易發水霉病、赤皮病及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市各淡水魚類池塘高密度主養區。
2. 鯉魚、錦鯉等鯉科魚類:在近幾年的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中,上海地區陸續監測到鯉春病毒血癥病毒,雖沒有大面積發病,但也要提高警惕,重點關注錦鯉主養區。
3. 河蟹:幼蟹越冬后體質差,易發脫殼不遂癥等,重點關注本市崇明區、松江區、金山區等河蟹主養區。
4. 甲魚:易發越冬綜合征、腐皮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市甲魚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1. 預防魚類水霉病:應在魚種放養時做好浸浴消毒工作,拉網分塘捕撈時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避免魚體受傷。
2. 預防魚類細菌性疾病:應做好放養前的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殺滅清除塘底的病原微生物;做好苗種消毒工作,防止苗種帶入病原微生物。對于發病池塘,可采用國標漁藥含氯制劑、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中草藥制劑根蓮解毒散、大黃五倍子散等對細菌性病害進行治療。
3. 預防鯉春病毒血癥:應加強親本和苗種檢疫,防止帶毒親魚垂直傳播和苗種異地傳播。
4. 預防甲魚病害:把好水質關,越冬池在氣候比較穩定的時候,要適當排水和加注新水,減少養殖池中有害物質;加強營養,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微生物制劑、抗菌素等免疫增強劑,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