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中下旬秘魯廠商展開新季魚粉預售以來,其預售成交市場持續火熱,截至近期新季魚粉預售量(包括上個捕季未交的貨)已達30萬噸以上。然而,在此輪“火熱”成交中,多為中國買家的積極采購,而曾經位列采購第二的歐洲買家卻始終以旁觀為主,買盤并不積極。這是為何呢?且聽匯易網慢慢道來。
曾在今年2月初,匯易網在《2017年歐洲魚粉產量大增,我國丹麥魚粉進口量創新高》一文中提到,在2017年間,歐洲主要魚粉產地(丹麥/挪威、冰島/北大西洋)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共計252.3萬噸,同比增加40.4%;與此同時,2017年間秘魯出口至歐洲的魚粉數量僅為2萬噸左右,和2016年相比下降71%;而2017年1—12月我國進口丹麥魚粉數量則刷新了近五年來的新高,達到2.8萬噸左右,同比增加2.1倍。可見,在2017年間,歐洲在秘魯的魚粉采購量已然大幅減少,更有在全球魚粉市場從買家轉變為賣家的趨勢。
進入2018年以后,歐洲的海洋資源捕撈量總體仍然呈現上升態勢。根據匯易網歐洲資訊,截至2018年第12周,丹麥/挪威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共計37萬噸左右,同比減少1.1%;但冰島/北大西洋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則達到48萬噸左右,同比增加21%;兩者共計為85萬噸,同比增加11.8%。詳見下圖:
不僅如此,2018年1—2月秘魯出口至歐洲的魚粉數量僅為1203噸左右,同比下降87.7%。不難發現,就目前而言,歐洲魚粉市場依舊延續了2017年以來的“自給自足”狀態。不過,今年1—2月我國進口丹麥魚粉數量在584噸左右,同比減少58.3%左右,這或與截至目前丹麥/挪威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同比略有減少不無關系。
總體來說,自去年以來歐洲廠商在秘魯市場的“淡出”格局,在今年依舊有所延續。就目前來看,歐洲廠商對于此輪秘魯新季預售的采購仍顯得“不感冒”,預計在冰島/北大西洋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同比大幅上升的情況下,歐洲市場本土供應并不緊張。不過,鑒于丹麥/挪威的海洋資源捕撈量同比有所減少,這或將制約短期進入我國市場的丹麥魚粉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丹麥魚粉價格帶來支撐,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