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12時起,中國東海進入禁漁休漁期。其中北緯27度至31度沿岸和近海,以抱卵梭子蟹或幼梭子蟹為主要捕撈對象的作業漁船生產將遭到禁止,一直持續至9月16日12時。
與此同時,大戢洋、馬鞍列島、岱衢洋、舟山漁場、韭山列島、漁山列島、大陳洋、溫臺漁場、七星島、官山島等10個產卵場保護區也從4月1日起進入禁漁期,禁止除釣具以外的其他捕撈作業生產,一直持續至8月16日12時。東海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禁漁期從4月16日開始,產卵帶魚保護區禁漁期則從5月1日開始。5月1日之后,休漁期將全面啟動,除釣具外的各類海洋捕撈作業都將被禁止。同時在伏季休漁一周后,禁止銷售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龍頭魚、蝦蛄等8種海洋捕撈冰鮮或活體水產品。東海伏期休漁掀開了2018年中國伏期休漁的序幕。
就在中國實施伏期休漁前,越南漁業協會近日發表聲明,反對中國農業部關于伏季南海休漁的規定。該協會還就這一問題向越南農業部、外交部和總理辦公室致函,要求國家機關保護越南漁民的“權益”。
中國伏期休漁,關越南什么事?
保護南海漁業資源,提高漁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雙方若一同遵守,能有啥事兒?
21世紀以來中越經貿合作交流越來越緊密,但越南在南海單方面的動作卻越來越多,導致中越海上爭端越來越激烈,海上對峙、摩擦事件不斷增多。實際其根源還在南海北部灣漁業爭端。北部灣是一個較狹窄的海灣,寬度在110〜180海里。中越兩國都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根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兩國在北部灣海域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全部重疊。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隨著現代海洋法制度的發展,中越兩國劃分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問題呈現出來。
由于南海漁業資源過度捕撈,中國從1999年開始在南海實行伏季休漁政策。自此之后越南對我國這一政策時有抗議。2014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生效。新法規明確規定外國漁船進入中國領土捕魚需經過中國管理部門批準并遵守中國有關法律,且外國漁船在休漁期間進入中國領海捕魚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從嚴處理,情節嚴重的將被沒收漁船和漁獲。由于這一法令對外籍漁船做出更為嚴格的規定,自2014年起,幾乎每年越南都會就南海伏季休漁規定向中國提出抗議并拒絕承認中國的相關規定。
今年2月中國農業部發布《關于調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通告》,規定北緯12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于5月1日至8月16日休漁時。越南漁業協會在聲明中對中國的“單方面行為”表示強烈反對,聲稱中國的相關規定不僅侵犯越南漁民的“合法權益”,而且毫無效力可言。該協會呼吁越方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中國的行徑,經常進行海上執法工作,維護越南漁民的安全。
3月22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越南堅決反對中國的行為,中國的這一規定侵犯越南的“主權”和利益。她還批評中國的這一行為不利于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兩國關系的友好發展。不過,她在發布會上并未提到越南對此會采取何種措施。對于此專家表示休漁期設定是為了保護南海漁業資源,提高漁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越方的指責毫無道理。
越南大量進口海鮮,通過邊貿進入中國,關越南什么事?
一組數據告訴你。
越南是中國海鮮走私進關的重要跳板,2016年越南進口冷凍蝦類價值21億美元,其中價值約10-17億美元的產品通過越南走私進入中國;澳洲巖龍蝦通過越南走私金額高達4億美元;走私巴沙魚價值約3億美元;格林蘭比目魚走私額約2億美元;冰鮮與冷凍三文魚走私額約1.3億美元;走私銀鱈魚價值6500萬美元。
海鮮走私動輒金額過億,不僅擾亂國內市場秩序,更重要的是過期產品、變質產品、三無產品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極大的健康安全隱患。
在廣西、云南邊貿口岸,邊民多使用普通小車進行運輸,意味著在當地年平均20攝氏度左右的氣溫下走私入境的凍海產品至少要經歷2小時以上的無冷鏈運輸。除了活鮮產品,海關在查獲的凍海產品中,也發現了不同程度包裝破損、顏色改變、品質變差等情況。
因此國家重拳打擊海鮮走私,2018年初廣州海關在鄭州、武漢、福州、廣州、深圳、憑祥等地開展代號為“531”的抓捕行動,摧毀一個以黃某平、張某峰為首,以偽報貿易方式走私進口凍水產品的犯罪團伙,查扣凍水產品20噸及重要書證、電子證據一批,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案值高達1億元人民幣。該走私團伙走私包柜運輸每柜費用僅2-3萬元人民幣。走私分子將原產地為厄瓜多爾等地的貨物偽造為越南當地生產的標簽,將冷柜貨物“化整為零”搬運入境。
同期廣東海關人員逮捕了一批涉嫌走私西班牙鯖魚、烏魴、南美白對蝦走私者,該犯罪團伙利用當地居民提供的特殊“邊民身份證”進行走私貿易活動,除了抓捕走私團伙,廣東海關還銷毀了來自越南、厄瓜多爾、印尼等國家的走私海鮮產品。
2月19日至22日,黃埔海關緝私局開展代號為“獵魚”的打擊凍水產品走私專項行動,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開展抓捕和搜查行動,打掉以馬某真為首的走私團伙,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4名。經查,廣州市的貨主郭某等人將境外采購的凍水產品交與以馬某真為首的走私團伙,通過越南海防港運抵廣西邊境,以偽報貿易性質的方式走私進境銷售牟利,現初步查證涉案冷凍魚蝦等19000余噸,案值約7.2億元。
3月份以來,南寧海關隸屬東興海關緝私分局查獲多起涉嫌走私進境案件,查獲涉案凍鱔魚、凍蝦等海鮮6.092噸及鮮活螃蟹10.663噸,查扣涉案運輸工具6輛(艘),抓獲涉案人員6名,其中1名為外國籍。
3月5日,東興海關緝私分局在東興市區查獲凍鱔魚2.082噸,查扣涉案運輸工具1輛,抓獲涉案人員1名。3月14日凌晨,民警又在東興市區查獲涉嫌走私入境鮮活螃蟹7.533噸,查扣涉案運輸工具2輛,抓獲涉案人員2名。
3月19日,在訓練過程中,緝私民警又發現一艘滿載泡沫箱的木排在中方一側水域,隨即要求該木排停船接受檢查。檢查結果令人意外,該木排駕駛員為外籍人員,木排無任何合法證件,船排所裝運貨物為走私入境的凍海鮮。后經清點過磅該批貨物共計4.01噸,品種包括凍鱔魚、海螺和凍蝦仁。
3月20日,海關緝私部門又在東興市黃花崗路舊海鮮市場查獲涉嫌走私入境的鮮活螃蟹3.13噸,查扣涉案運輸工具小貨車2輛,抓獲涉案人員2名。
3月21日上午9時許,南京海關緝私部門重拳出擊,出動海關緝私警察104名,分成23個行動小組,在江蘇、上海、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同時開展打擊農產品走私專項查緝行動,一舉摧毀2個走私海蟹犯罪團伙,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15名,初步查證涉案走私進境的原產于緬甸、孟加拉、印度等國的青蟹、黑蟹等8000余噸,案值達2.85億元。
3月27日,廣東海關出動40個行動小組,在北京、上海、廈門、深圳、湛江、南寧等海關的配合下,分別在廣東、廣西、福建、北京、上海等地統一開展查緝抓捕行動,摧毀以董某為首的走私冰鮮三文魚供貨團伙1個,詹某、潘某等為首的國內貨主團伙5個。現場查扣大量涉案三文魚,查扣重要書證、電子證據一批,涉案案值達6.2億元。截止4月初,廣州三起凍品走私大案就涉案達8億元。
中國政府已經表示2018年將開始全面打擊走私貿易。利劍之下,海鮮走私一定程度得到有效遏制,同時隨著中國對外自貿的推進、關稅的下調,走私利潤空間正在一點點壓縮。
今年1-2月,中國正關進口挪威三文魚同比去年翻了16倍,同時挪威對越南三文魚出口減半。同期厄瓜多爾白蝦正關進口同比增加103%,阿根廷紅蝦增長201%。
過渡捕撈 走私泛濫 中越合作打擊·保護資源
近年來針對中越邊界的走私,兩國都在不斷探討和實施措施打擊。中越“兩國四方”海關將打擊跨境走私聯合執法作為“兩國四方”海關開展國際合作的一項重點內容,進一步密切供應鏈安全合作,共同打擊跨境走私活動。
陸上求得合作,同樣海上需要達成共識。涸澤而漁的捕魚方式超出了海洋承受能力,而這種捕魚方式已經持續了近20年,海洋是大家的,海洋資源、生態更需要每個人來盡一份力。
或許在今天以前,你從未關注過一只白蝦的正關與否,更從未在意過一條大黃魚的生息困境。從海捕源頭到終端,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微小舉動的背后都牽著巨大的產業鏈,因此維系生態、保護行業還需你我有效合作、達成共識。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