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小龍蝦逐漸進入消費旺季。從全國各大城市傳來的消息顯示,與往年相比,今年小龍蝦價格至少漲兩成以上。
對吃貨來說,漲價的后果無非是少吃幾頓而已。但,對龍蝦養殖戶來說,看到的也許就是來年收成,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然而真的是一個餡餅嗎?未必。
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農民朋友都知道一個規律,那就是“大小年”。不同年份出產的東西價格不一樣,原因就在于產量,這跟氣候、生物繁育自然規律密切相關。有分析說,今年小龍蝦價格上揚,就與去年冬季氣溫普遍過低導致小龍蝦成活率低、生長緩慢有關,也就是遇上所謂的“小年”。
當然,價格也是影響小龍蝦市場的重要因素。最初,很多人把小龍蝦當成是污水溝里的生物,甚至懷疑它是寄生蟲的宿主而產生排斥,導致絕大部分小龍蝦都是被加工成蝦仁,冒充對蝦或河蝦才登上餐桌的。后來,人們排除顧慮,開始接受這種大自然的恩賜,其價格也扶搖直上。
市場是一方面,而生產則是另外一方面。與螃蟹、甲魚等水產品相比,小龍蝦養殖并沒有更高的技術含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小龍蝦養殖戶大量增加。隨著時間推進,盲目擴張導致的后果必將顯露無疑。
如果僅參考近期外地小龍蝦市場價格,就準備來年“大干一場”,恐怕是需要冷靜思考一下,畢竟,前兩年“豆你玩”“蒜你狠”風光之后蕭條,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前車之鑒。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