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南美白對蝦協會第267期消息2018年7月11日發布:
1、協會苗檢平臺對今年秋茬苗種的抽樣檢測,從今天起開始,海興農苗場、中正苗場、中聯苗場成為秋茬苗種的第一檢。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技術人員親臨取樣抽檢現場指導。并在中正苗場為平臺取樣送檢人員舉辦了專題技術培訓。
2、近來,有人在不少群里反映和議論,檢測時會出現兩次結果不一致的情況,對于這個問題,協會又一次請教江蘇省海洋研究所沈暉博士,現將其解釋轉發如下。
沈暉博士表示:池水是一個均勻的介質,舉個例子我們滴一滴墨汁下去,墨汁會溶解在所有的池水里,不管濃度有多低,我們基本上都能檢測出來。但蝦在池子里是以個體存在的,這就像一袋米,其中有些米粒發霉了,如果我們只抽一次,那么霉的米粒有可能被抽到也有可能不被抽到,尤其是那些霉米粒在袋中的比例“不多不少”的時候。我們檢測的病原中AHPND是一類有毒力的弧菌,它可以認為是均勻分布在水體和蝦的個體中的,而EHP、IHHNV、WSSV等是蝦個體感染存在的。意思就是說AHPND基本抽幾次樣結果都一致,其他幾個指標每一次抽的樣品都有可能不一樣,則檢測結果就有可能和上一次不同,這就是典型的抽樣代表性的問題。因此,我們一直給廣大養殖企業和老板強調抽樣的時候盡量在一個池子五個點抽樣,最好是多個池子進行抽樣。這樣的抽樣檢測結果才能夠最大程度地來代表這批苗的病原攜帶狀況。
對于第一次是陽性,第二次是陰性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比較明確地講這池子里有陽性的個體,只是比率多少的問題。
那,有人會問你們的檢測技術會不會出問題?我們研究室深切地清楚苗種的重要性,所以我們非常嚴格地控制檢測技術,以保證來樣檢測結果準確性。我們對兩個重要的參數用兩到三種方法同時檢測,這就像對手機解鎖,可以輸密碼,可以按指紋,也可以面部識別,而我們將三種方法同時都要求正確才能打開手機時,出差錯的幾率則非常非常低。我們的檢測也是這樣嚴格控制的。
因此,對于第一次測是陽性,第二次測出來是陰性,毋庸置疑,這個池子里面一定有陽性的個體,這是典型的抽樣問題。反過來講,檢測為陰性當然不代表著池子里沒有陽性的個體。
那就有人還要問了,結果陰性也不代表著一定就是陰性,那檢測還有什么意義?那我們還以最先抽霉玉米粒為例,如果一抽就是陽性,說明有兩種可能,一是陽性比率較高,一抽就被抽到,二是霉米粒真的很少,僅僅只有幾個霉米粒就被抽到了。大家想想兩種情況哪種概率高?
綜上所述,我們呼吁廣大苗企和養殖戶更要建立起苗種病原檢測的意識,也要充分理解檢測結果的科學解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