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全媒體訊(邵柳 張聞宇)“今年是個豐收年,我養16畝稻蝦,目前已獲得12萬毛利潤了。”湘陰縣鶴龍湖鎮新河村的稻蝦養殖戶姚岳輝笑容滿面。7月4日,鶴龍湖鎮召開稻蝦連作技術推介交流會,全鎮稻蝦養殖業主80余人參加。
“以前我們只知道在水田里種稻,可收成總不盡如人意。”姚岳輝與其他養殖大戶暢聊起了各自稻蝦連作的養殖故事。長期以來,村民們單一種植水稻,由于稻田的農藥含量過高,生長環境惡化,產量很低。深感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鶴龍湖鎮黨委、政府,積極學習湖北等地的先進稻蝦養殖技術,“稻田為龍蝦提供了天然餌料和棲息地,養出的龍蝦個大味美銷路好。龍蝦吃掉稻田里的害蟲,其糞便和殘餌又可為稻田增肥,提高稻谷產量。”該鎮鎮長焦志勇介紹,鶴龍湖鎮水源條件好,適合水稻生長。經過認真調研后,鎮黨委積極創新由政府搭臺、市場運作、養殖戶受益、農民增收的新模式發展稻蝦養殖產業,“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稻蝦連作基本杜絕農藥、化肥的投放,既能提高小龍蝦的產量,又能提高稻米的質量,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體系。
針對各養殖戶單獨發展,品牌意識不強,導致本地小龍蝦價值難以提升,產業規模小、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該鎮還引進湘陰縣翼龍稻蝦生態綜合種養協會,引導小龍蝦養殖戶報團取暖、兵團作戰,通過市場的手段來解決市場的問題、農業的問題。在以服務謀求全體成員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為成員提供稻蝦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及其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鶴龍湖鎮要將蝦蟹養殖作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先手棋,打造農旅蝦蟹特色小鎮。”該鎮黨委書記秦獻鵬對全鎮工作提出全新的規劃,鶴龍湖鎮以肥美的螃蟹率先開啟了特色小鎮的大門,每年9-12月螃蟹盛產的季節總是賓客滿朋。自2017年以來,該鎮通過搭建平臺,促進交流,為稻蝦養殖提供技術保障;研判市場,精準指導,為稻蝦文化提供產業支撐;吃透政策,健全機制,為產業興旺提供政策指導。大力發展稻蝦養殖有效填補螃蟹淡季的空白。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鎮共發展特色綜合種養殖面積34400畝。其中,稻蝦共作15700畝,黃顙魚、甲魚、鱤魚養殖13000畝,蝦蟹混養3700畝,生態養蟹2000余畝。其中稻蝦平均每畝產量260——300斤,純利潤達到6000元,小龍蝦成為了村民的“錢袋子”,更成為了鶴龍湖鎮的又一美食名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