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27日以來,因受季風低壓影響,孟加拉灣和南海急流、西太平洋東南氣流這三支氣流在廣東沿海匯合,造成了在長達一周的時間里,廣東遭受了不同尋常的持續強降雨沖擊。據悉,惠州惠東高潭鎮錄得刷新廣東歷史記錄的全省最大過程累積雨量1394.6毫米(超過北京2年降雨總量)和最大日雨量1056.7毫米(相當于北京1.5年降雨總量)。據惠州、汕尾、汕頭、深圳、珠海、河源、梅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潮州、揭陽等13市民政部門報告,截至9月1日12時,全省有27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123.74萬人,因災死亡2人,失蹤2人,轉移避險12.7萬人(轉移安置3.63萬人),倒塌房屋43間,農作物受災4.4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02億元。
另一方面,在8月下旬之際,隨著我國部分地區非洲豬瘟的擴散,加之主產區成蝦出塘數量大幅下降,令對蝦價格出現了反彈。然而,近一段時間在廣東大部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沖擊的情況下,廣東部分主產區的蝦價漲勢被遏制,并出現了小幅走低,不少養殖戶甚至因災害損失慘重。根據匯易網資訊,當前廣東珠海地區40尾/斤的對蝦價格在20元/斤,較上月下旬下跌2—3元/斤;廣東汕頭地區40尾/斤的對蝦價格在17元/斤,較上月同期下跌1—4元/斤。另一方面,近階段我國部分海域伏季休漁已經結束,海鮮逐漸上市對局部區域的蝦價也存在壓力。據匯易網資訊,當前江蘇如東地區40尾/斤的對蝦價格在20元/斤,較上周下跌2元/斤。
總體來說,在8月期間隨著達到規格的成蝦數量明顯下降,且非洲豬瘟擴散在一定程度上給對蝦消費市場帶來了提振,這令我國南方地區蝦價一度有所反彈。可惜,自8月27日起廣東遭遇了罕見的暴雨災害沖擊,造成了不少對蝦主產區的蝦塘存在被淹的現象,病蝦發病率也因此有所上升,這使得蝦價再度出現回落。同時,我國沿海伏季休漁將逐漸趨于結束,屆時海鮮大量上市也將沖擊養殖水產品市場,預計短期我國對蝦價格弱勢格局仍將延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