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徐聞縣源海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水晶養殖的金鯧魚也迎來了大豐收。
這個豐收有多“大”?這組數字就是答案:養金鯧魚一共用了296個深水網箱,單個網箱的最高產量紀錄達44噸,初步估計今年總產量將達6000噸以上;養殖如此龐大的魚群,每天需投喂2000包飼料,重達50噸,單是負責每天給魚“喂飯”的船只就有31艘。 大豐收,出自“大牧場”——在徐聞縣西連鎮水尾村對開海面,是陳水晶建來養金鯧魚的“海洋牧場”。從空中俯瞰,一片深藍之上漂浮著或圓或方的“柵欄”;如能潛到水下看看,定會發現成千上萬的“放養”金鯧魚在自由地戲水。 “海洋牧場”對修復生態環境、養護海洋資源極有幫助。于是,在“牧場”里“好吃好住好自由”的金鯧魚自然“心廣體胖”。據陳水晶介紹,這片“海洋牧場”養殖的金鯧魚每條重20斤左右,個大氣足的它們不僅“游”上了湛江人的餐桌,還“游”往國內的大城市、大酒樓,甚至“游”出國門去到馬來西亞、美國等地。
“海洋牧場”是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這片“海洋牧場”出產的金鯧魚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營養,也富裕了周邊村民的生活。2009年,陳水晶回家鄉水尾村創業,開始養殖金鯧魚,村民望著海面上的“牧場”,眼里滿是懷疑。9年過去,“家門口”的這片“海洋牧場”,已經成為雷州半島規模最大的金鯧魚深水網箱養殖場。村民再次望向“牧場”,不僅看到了“藍色糧倉”,還看到了“致富良方”,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每逢漁獲時節,村里都有200多人到“海洋牧場”幫工,在“家門口”賺錢。平日里,“牧場”的固定工也有90人,其中有11人是貧困戶,6名貧困戶靠在“牧場”里打工賺錢建了新房。2015年,陳水晶投資上千萬元在水尾村海邊新建大碼頭,為鄉親的漁船提供了停泊處和避風港。
陳水晶清楚地記得這幾年給工人發出的工資總額:2014年300萬元、2015年300萬元、2016年540萬元、2017年280萬元。在他看來,“獨樂不如眾樂,獨富不如眾富”,帶著鄉親們一起讓荷包鼓起來才是真正的人生樂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