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都沒看到這么多的小黃魚了,俺下的定置網一網逮了1000多斤,要使大三輪來拉。”日前,連云港市贛榆縣宋莊鎮四新村漁民劉小莊高興地說。連云港魚礁生物工程公司老總朱崇樹介紹:“這幾年上級和地方上不斷進行生態修復,沿海的工業園區也都限制污染排放,從1993年就消失了的魚汛今年又回到了海州灣,春天是帶魚、章魚,現在是小黃魚、梭魚什么的。”
為保護海洋資源,1995年起,海州灣漁場開始了國家統一的伏季休漁。同時,為積極配合這一政策,當地海洋漁政部門加大了對違規捕撈行為的監控查處。2002年開始,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批準在海州灣實施總投資1600萬元的“人工魚礁”建設項目。為建造這個10萬畝的海上魚蝦“安樂窩”,目前已投放水泥礁體、船體礁和浮標礁累計2175個,輻射面積達到6950公頃,成為漁場資源恢復的重要基礎。2003年以后,省市海洋管理部門在主動推進減船轉產政策的同時,穩步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減船235條和放流1.5億尾黑鯛、東方對蝦、牙鲆。這些舉措有力地壓縮了近海捕撈強度,促進了海洋生物種群的增長豐富。
與之相對應,今年初開始,贛榆縣投入5000萬元,對縣內唯一的排污通道沙汪河進行整治,目前工程已經進入掃尾。
贛榆縣臨港產業區副書記顧紹波介紹:“今年以來,我們拒絕了投入50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原因是這些項目環評不過關。”據了解,包括臨港產業區在內的4個清潔型工業園區,每個都配套了日處理2萬噸能力的污水處理廠,為沿海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集中去處,在源頭杜絕無序擺布可能帶來的污染同時,設置了節能減排的高位環保門檻,保證了海州灣漁業資源的健康恢復。
上述多項措施的實施,讓今年的大海給人們帶來了豐厚回報:中斷14年的魚汛,重現海州灣!
南方漁網編輯:歐陽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捕產品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