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新聞 > 國內新聞 > 綜合新聞 > 正文

洪澤湖魚蟹死亡背后:淮河流域污染危機何解?

發布時間:2018/10/15 16:51:23  來源:界面新聞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核心提示:讓養殖戶損失慘重的洪澤湖魚蟹死亡事件過去一個半月,問題依然難解。這如同流域環境治理的縮影,不僅僅是上游與下游間的矛盾,也是淮河流域的環境治理困境。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讓養殖戶損失慘重的洪澤湖魚蟹死亡事件過去一個半月,問題依然難解。這如同流域環境治理的縮影,不僅僅是上游與下游間的矛盾,也是淮河流域的環境治理困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王學琛

  2018年8月底,淮河流域出現強降雨,上游打開閘門,平時積蓄污水隨著雨水一起流向下游。被檢測為“劣五類”的污水,經溧河洼匯入洪澤湖。所經泗洪縣之后,養殖戶魚蟹大量死亡。

  如今時隔一個半月,洪水早已退去,問題卻依然難解。一場魚螃蟹死亡事件如同流域環境治理的縮影——不僅僅是上游與下游間的矛盾,也是淮河流域的環境治理困境。

  黑水過境

  馬玉梅養的魚和螃蟹全死了。

  黑水是夜里來的。2018年8月24日凌晨兩點多鐘,一股自水里散發的刺鼻味道讓住在船上的馬玉梅夜不能寐!胺浅3,帶了點腥,也像有些藥水在里面。”

  天還沒亮,馬玉梅和丈夫著急去蟹塘。他們看見,魚全都飄在水面,螃蟹在往網上爬。

  這是泗洪縣城頭鄉新集村養殖戶馬玉梅一家的命根子。新集村位于洪澤湖上游,靠水吃水,村民幾乎家家養螃蟹、鱖魚和花白鰱。

  馬玉梅今年43歲,在此外湖圍網養殖螃蟹20多年。不出意外的話,這是他們圍網養殖的最后一年。最近幾年,為凈化洪澤湖水質,泗洪縣在逐年縮減洪澤湖圍網養殖,栽植荷藕、菱角、芡實。馬玉梅一家也收到了圍網拆遷通知。

  這兩年,螃蟹行情一直不錯。馬玉梅的計劃是,多積累資金,之后轉為內塘養殖。他們有163畝蟹塘,2018年蟹苗和飼料等成本投了28萬。這并非個案。在泗洪縣,很多漁民都在通過貸款加大投入,希望有個好收成。

  但螃蟹還沒上市,污水先來了。

  “前前后后持續了有五六天,一開始螃蟹還沒死,第四五天的時候都不行了!笔掳l一個月之后,馬玉梅向界面新聞回憶。

  同樣在新集村圍網養殖的趙全友在短視頻平臺上發了十幾條狀態,依然可見當時情景:水是黑色的,魚全部翻了過來,漂浮在水面上,密密麻麻。趙全友給視頻打上標簽,“投資了幾十萬的魚苗,全部爆掉!

  趙全友有200畝蟹塘,按正常年景,平均畝產河蟹至少有150斤。污水過境時候,死亡的河蟹重量已有2-3兩,若按照30元/斤價格來計算,經濟損失高達90萬元。

  從事養殖十幾年,這是他遭受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八u油一樣黑,水草都死了,光死螃蟹就打撈了五六天,死了四五千斤螃蟹,還有鱖魚,血本無歸! 趙全友告訴界面新聞。

  大量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受訪者供圖

  位于新集村下游的臨淮鎮勝利村同樣受災慘重。臨淮鎮地處洪澤湖西岸,呈半島狀延伸入湖,被稱為“中國螃蟹之鄉”。勝利村位于洪澤湖中的一個小島上,約有300戶村民,超過一半是螃蟹養殖戶。據中新網2018年8月29日報道,臨淮鎮黨委書記王志明介紹稱,此次上游泄洪污水過境,臨淮鎮數萬畝水產養殖區受損嚴重,勝利村12600余畝蟹塘幾近絕收。

  另據泗洪縣此前在媒體報道中公布的數據,此次受災人口達2.5萬人,水產受災面積9.25萬畝,直接經濟損失達2.34億元。

  污水來源成謎

  泗洪縣地處蘇皖交界,縣城里面有新濉河和新汴河兩條河,均為淮河支流,是上游排水的必經之路。每年安徽上游放水,都會有污染水源流經泗洪,匯入洪澤湖中。

  宿遷市環保局在2018年8月29日發布的通報中稱:“現場調查發現洪澤湖入湖河流中,新濉河、新汴河大量污水過境,水流湍急,水體呈黑色,明顯惡化,監測結果為劣五類。”

  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值分為五類。水產養殖區水質至少需三類,五類水質最差,劣五類即污染程度已經超過五類的水。

  長期研究水污染、《人口困局》一書的作者李尚勇向界面新聞解釋:“劣五類水就是放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不安全”。

  對于事發時新濉河與新汴河的污染程度,江蘇省環保廳與安徽省環保廳在各自的官方公告中也已達成共識——“本次江蘇省泗洪縣洪澤湖溧河洼片區水質異常、臨淮鎮勝利村等地魚蟹大量死亡事件,初步判斷原因是由于上游泄洪夾帶污水造成”。

  不過,對于污水源于哪一省份,雙方卻各執一詞。分歧的焦點在于,污水來自于安徽境內,還是來自于江蘇境內——新濉河主要支流之一,源自江蘇省徐州市的奎河。

  此外,安徽省方面的環保官方通報否認了上游存在工業廢水一說,將事件歸因為:“臺風影響下,皖蘇豫區域出現超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自然洪災,地表、農田、溝渠內生活垃圾及部分秸稈浸泡產生的面源污染等集聚,經洪水沖刷匯入湖體,導致洪澤湖水體溶解氧過低”。

  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主任方應君對此并不認同!皟H僅十天就說把原因搞清楚,歸結為天災,這個解釋很難讓人接受。”方應君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為追溯和識別污染源,9月14日至16日,方應君及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工作人員一行4人前往江蘇泗洪、安徽宿州等地,沿著河岸進行調查。

  9月20日,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發布了污染源調查報告。報告稱,調查員在走訪上游新汴河、新濉河途中發現,安徽宿州境內新汴河的多條支流受到污染,存在黑臭現象,并可能通過閘口向新汴河排污。

  方應君向界面新聞介紹:“安徽環保的官方通報中說‘新濉河流域宿州市境內工業污染源只有埇橋經濟開發區,經排查,埇橋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運行正常,出水無超標現象,無工業污染源違法排放廢水行為!{研證明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方應君說,就在2018年9月18日,生態環境部點名批評通報了宿州城東污水處理廠,也證明“沒有工業廢水”與事實不符。通報稱:“現場取樣監測發現,宿州城東污水處理廠處于空轉狀態,清水進、清水出,安徽省上報的整改情況嚴重失實!

  不過,這并不能證明污水就來源于宿州。“調研只是證明說新汴河宿州市境內沒有工業企業入河排污是與事實不符的,至于再往上游情況如何,宿州工業園是不是主體責任方,是值得商討的!狈綉f。

  而據新華社2018年9月18日報道,新華社記者分兩路與環保、水利、公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沿河而上,在安徽、河南兩省均看到部分河流污染嚴重。

  新華社報道稱,在河南境內,惠濟河的一條支流污染嚴重,乳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的物質交替出現。河邊就是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沿線不僅有各種生活污水管,還有畜禽養殖場及集聚區的排管,不斷有黑色的污水排入。

  淮河流域治污困局

  洪澤湖入湖河流主要為淮河,占湖泊來水量的70%以上,其次主要為新濉河、新汴河、徐洪河等。

  污染危機并非近些年才有。1994年,淮河流域第一次爆發大規模水污染。

  2008年被劍橋大學評為關于可持續發展的50部最佳著作之一、美國學者易明ELlizabeth C.economy的著作《一江黑水:中國未來的環境挑戰》記載,1994年7月份,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開閘泄洪,“水經之處河水泛濁,漁業遭到毀滅性打擊,將近2600完磅魚類死亡,幾千人出現惡心、腹瀉、嘔吐等癥狀。沿線自來水廠被迫停止供水達54天之久,百萬淮河民眾飲水告急!

  污染在當時引起了決策層重視。1995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我國第一步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規《淮河流域水污染暫行條例》。1996年6月,國務院又批準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劃》,提出“1997年以前治理所有工業污染,2000年以前讓淮河水變清”的目標,并于1998年初啟動為期三年的淮河治污“零點行動”。

  “零點行動”關停了沿線多家工廠,然而,投資600多億的10年治污行動之后, 2004年7月20日,淮河流域再次爆發“有史以來最大”的污染。

  據《新民周刊》2014年8月12日的報道記載:“滿河暗黑,怪味熏人,總長133公里帶狀體,如同巨大的黑蘑菇,一路浩浩蕩蕩殺奔洪澤湖……洪澤湖上氨氮超過平時的60倍,水質全為劣五類,養殖戶們流著淚放棄了,眼睜睜望著所有的魚蟹在3天內死光,湖面上一片死魚死蟹。”

  淮河流域是相對富庶、繁榮的地區。改革開放之后,淮河干流、大小支流兩岸雨后春筍般建立起數以萬計的工廠。各種紙漿廠、化工廠、皮革廠推動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使得淮河成為四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易明在《一江黑水:中國未來的環境挑戰》中也分析了淮河流域幾十年的污染與治理,將淮河流域的環境問題稱之為“中國環境變遷的縮影”,以及“中國必須應對的,經濟改革與環境因素交織所帶來的挑戰”。

  “淮河流域的人口與資源環境緊張關系在全國最為突出,這決定了淮河流域必然會在全國率先出現嚴重水污染!遍L期研究此領域的李尚勇告訴界面新聞。

  據水利部官網數據,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江蘇五省40個地(市)181個縣(市),總人口為1.65億人,平均人口密度為611人/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人口密度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滿足這么多人口的食物需求、生活需求,也意味著工業、城市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李尚勇表示:“在淮河流域‘平時攔污、暴雨集中泄污’是一種常態,區別只在于,是否被媒體‘逮住’并成功曝光!

  界面新聞查閱到淮安和宿遷兩市2016年7月制定的《洪澤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文本》,其中提到,由于上游河南、安徽以及徐州地區的污水團不定期下泄,使得入湖河流污染嚴重,洪澤湖每年都要發生數次污染事故。

  同時,該《洪澤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文本》提到:“新濉河超標的主要原因是河流自凈能力差,受工業、城市生活污水、農業面源等污染負荷超過自凈能力;新汴河超標主要原因是受上游客水影響,上游河南、安徽等地的污水團不定期下泄,使得水體污染嚴重!

  跨流域污染難題何解

  盡管污染困局一時難解,但淮河流域的治污工作年年都在做,近幾年治理力度在增加。

  “這次的污染事故并非沒辦法避免,跨省水污染的處理機制也早已有規可循!狈綉榻B,但在事件發生之時,聯防機制并未生效。

  綠色江南公布的調研報告中提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 修正)》,在流域防汛抗洪的管理責任方面,淮河水利委員會是本次防汛抗洪的行政主管部門。而在流域水資源的污染防控方面,水利部國家環境保護局淮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是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2011)年修訂》》第25條規定:“淮河流域水閘應當在保證防汛、抗旱的前提下,兼頊上游下游水質,制定防污調控方案,避免閘控河道蓄積的污水集中下泄!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江蘇宿遷、安徽宿州等8個地級市曾簽訂了一個《關于環境保護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24小時向下游城市通報,汛期應急提閘放水應提前6小時向下游通報。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綜合考慮上下游水質情況,并對下游水質影響進行評估,嚴禁以泄污為目的進行提閘放水”。

  該協議對上游地區提出了三個約束:“提閘”前要“提前通報”、“提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嚴禁泄污”。李尚勇表示:“除了‘提前通報’勉強可以兌現以外,另外兩條實在難以做到,因為積蓄的污水總需要找機會下泄。”

  然而,在此次污染事故中,“提前通報”也并未兌現!懊磕甓紩购椋郧岸际窃隗π肥胀曛蟆! 趙全友說:“從來沒有收到過泄洪通知,如果能夠早點知道,至少能先撈一些!

  在綠色江南工作人員的調研記錄中,泗洪縣臨淮鎮鎮政府人大主席蔡亞也表示,“也沒有想到上游一次泄洪給我們養殖戶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辨傉嘘P人員表示,公安部門已在9月份就該污染事件立案,當地檢察院、水利部門、環保局等處理已啟動,跨省聯合調查仍在進行。

  不過,截止到現在,“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除了等待沒有別的辦法!瘪R玉梅表示。界面新聞查閱江蘇、安徽各級環保部門的官方網站,尚沒有任何關于事件處理結果與賠償結果的官方公告。

  實際上,流域上游與下游的矛盾不僅在事前通知與預防,事后的賠償機制與責任主體認定更常陷入無人埋單的困境。

  “因為很難找到明確的排污主體,追責往往困難,關鍵還在于平時建立上下游聯動機制! 方應君認為。

  其中一個正在試點的措施是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目前,皖浙、云貴川等省份交界區域都在進行此機制的嘗試。

  從2011年起,財政部、環保部牽頭啟動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也是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的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浙江、安徽兩省以新安江水質“約法對賭”——以安徽、浙江兩省跨界斷面水質的監測數據為標準,若年度水質達到一定考核標準,浙江撥付給安徽1億元,達不到的話,安徽撥付給浙江1億元。

  這種機制的思路在于,因為水是從上游向下游流的,兩省跨界斷面水質的監測數據如果有問題,說明問題出在上游,如果在兩省交界處監測到的數據沒有什么問題,那就是下游的問題,不能讓上游“背鍋”。

  《工人日報》在2018年9月14日評論稱:“假如安徽和江蘇對洪澤湖也實行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在安微和江蘇交界處進行日常監測,那本次事件就比較好解決了,可以將跨地區補償經費用于對這些養殖戶損失的補償。”

  但黑水來臨時,并沒有假如。

  (文中馬玉梅、趙全友為化名)

 

編輯:黃姍 訪問人次:11349 關鍵字:洪澤湖,養殖戶,損失,環境,污染,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綜合新聞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