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病名:休克病
病因:因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突傳變的環境:如將魚由酸性水質或由低溫水撈出移至高溫水,反之亦然。
癥狀:因不適合新的環境,使到魚只呈現休克狀態而亂撞,有者甚至窒息死。
治療:預防勝于治療,于換水或買新魚時,先試探水溫及水質,可避免此病癥。
(六)病名:白點病
病因:乃是白點蟲感染所引起。
癥狀:
(A)表體、魚鱗、眼部及鰓等各布滿約0.5-1.0MM之小白點, 繼而破損潰爛破離。
(B)魚體發癢,并且會在石頭上磨擦魚體。
(C)鰓部大量寄生,增加黏液分泌,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治療:
(A)提高水的溫度28度-31度,連續一星期或十天。
(B)以甲烯藍2-5PPM,連續3-20天長期藥浴。
(C)一孔雀綠0.05-0.2PPM,每兩三天藥浴一次,連續五次。
(七)病名:爛尾病/爛鰭病
病因:
(A)捕撈及運輸時受傷。
(B)魚兒互相打架造成傷口。
(C)不適合的水質。
(D)體外寄生蟲攻擊。
(E)柱狀菌以及其他細菌的感染。
癥狀:魚鰭末端出現混濁似白霧,隨后發生破損出血等癥狀。
治療:
(A)須隔離病魚。
(B)注意與改善水質。
(C)因細菌感染,投喂與抗生素或抗菌劑。
(八)病名:口棉病
病因:
(A)口唇部因捕撈運輸時或在運輸途中所造成傷害。
(B)細菌嚴重感染繼而發炎。
(C)水痿病附著寄生。
癥狀:口唇部出現潮紅繼而腫脹,進而有似棉絮狀之物質附著。
治療:
(A)須隔離病魚。
(B)單單紅腫出血之狀況,投喂抗生素。
(C)被混合水痿菌感染,因配合甲烯藍或孔雀綠等治療。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