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霞浦紫菜的生產季節。近日,記者在福建皓大工貿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將紫菜拉直平鋪,為下一步的烤干做準備。“我們不斷提升紫菜的品質,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受到了客戶的好評。”車間負責人說。
而在皓大工貿不遠處,霞浦縣淳盛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則忙碌著包裝客戶預定的紫菜產品,準備發貨。10月底,該合作社在各大電商平臺預售霞浦“頭水紫菜”,吸引了一大批客戶預定。
“隨著霞浦紫菜知名度的提高,我們產品的銷量也越來越好。”霞浦縣淳盛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成強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3月,現有成員166戶,紫菜養殖面積3360畝,現代紫菜新型玻璃鋼撐桿養殖基地1100畝,建成16家紫菜初加工廠、2家育苗室。2017年銷售收入4420多萬元,實現利潤309萬元。
霞浦縣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如紫菜、海帶、海參等水產品品質優良,發展“藍色經濟”潛力巨大。然而,早些年,由于品牌、渠道、加工等方面較為落后,水產品一直賣不上好價格,現代漁業發展陷入瓶頸。
為了推進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霞浦縣十分重視水產品提質增效,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以紫菜為例,2009年,霞浦成功認證“霞浦紫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相繼出臺了《霞浦紫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劃》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專用權使用許可制度》等文件,從政策層面確保和支持“霞浦紫菜”地標的規范、使用,讓企業和廣大農民從品牌建設中受益。
去年以來,霞浦圍繞“構建生態型工貿旅游海灣城市”發展定位,始終堅持“以海為主”, 發展壯大現代漁業,全力打造“藍色聚寶盆”,推動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變。2017年,該縣水產品產量43.8萬噸,同比增長6.3%,其中,海水養殖產量328163噸,同比增加8.7%,淡水養殖產量704噸。
隨著我市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逐步建立高質高效的經濟生態,霞浦縣積極引導紫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霞浦紫菜”品牌。
霞浦積極推廣生態安全、高效集約的水產育苗和養殖新品種、新技術,加快推動育苗、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持續堅持改變養殖區域,改善養殖設施、環境,優化海洋資源配置,加強水產品品牌建設;積極引導新型養殖理念,發展陸上工廠化養殖等。
該縣還注重借力電商平臺,形成海產品育苗、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漁業發展運作模式,將霞浦水產品推向國內外。同時,結合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推進水產品養殖業升級改造。
霞浦縣作為“環三都澳開發”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正緊緊圍繞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目標,按照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部署,主動融入,加快實施“12345”計劃,推進“六個霞浦”建設,努力在“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中爭當主力軍。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