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疆最大的無公害漁業養殖基地,昌吉市依托優勢資源,迎合市場需求,不斷加大名特優水產品的引進、養殖和推廣力度,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水產養殖效益,增加養殖戶收入。
這幾天,在六工鎮四戶壩村,養殖戶馬平均銷售完最后一批蝦后,開始對一些線纜和水車增氧機進行回收。馬平均是養殖專業戶,1992年就開始養魚。2015年起,他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食用蝦的市場前景比較好,就開始投入養殖南美白對蝦。從最初的15畝魚塘,發展到現在的80畝魚塘,由于今年蝦的行情比較好,給他帶來豐厚的收入。
養殖戶馬平均:“賺了也就是30來萬,通過這幾年養蝦,前景不錯,基本上也掌握了一些養蝦的小經驗、小技術,各方面的經驗,明年我們還要接著養。”
馬平均從創業初期的承包一個魚塘發展到現在的四個魚塘,他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已經端上了昌吉、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哈密等消費者的餐桌。馬平均還向其他養殖戶傳授養殖經驗,他希望帶動更多的人,把市場做大,共同致富。
六工鎮漁業養殖戶楊凌春這幾天忙著對魚塘進行消毒,確保越冬水質安全,以利于各種魚類健康生長。去年8月,他在魚塘投放了20萬尾的花鰱、草魚、鯉魚等魚苗,目前長勢喜人,明年將上市銷售。
養殖戶楊凌春:“目前,我們魚的長勢還可以,大概在每條600克左右,現在我們就是做好越冬的管理和特別事項,預計可能到明年的7月份左右可以出塘。”
為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升和優化養殖品種結構,昌吉市多措并舉打造名特優水產養殖、休閑漁業、苗種繁育和一產漁業向三產漁業培育轉型的多元化漁業產業框架,促進養殖生產和消費市場全面發展。不斷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加大白斑狗魚、梭鱸、美洲云斑鮰等名優品種養殖的力度和范圍,現已發展成為全疆最大的白斑狗魚和南美白對蝦人工養殖基地之一。隨著新型漁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全市休閑漁業經營單位達到32家,個體經營漁業100多家,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個,名特優水產養殖數量不斷增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