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海博會,還有2天就揭開神秘的面紗啦!
據悉,截止目前,本屆海博會已有國內外2471家企業、超過1.8萬名國際買家和專業觀眾報名參展參會,涵蓋德國、美國、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泰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等54個國家,展會規模再上新臺階。
湛江作為中國海博會舉辦地,始終把中國海博會作為服務國家戰略、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高端平臺,作為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從“三個支撐”,來保障和推動中國海博會越辦越好,推動中國海博會向“海洋廣交會”、“海洋高交會”方向邁進,辦成高質量、高水平、高影響力、國際一流的展會。
一、城市支撐:辦好海博會的有力保障
中國海博會自2014年落戶廣東湛江以來,累計參展國家83個、企業1.1萬家、交易額2千多億元。作為中國海博會舉辦地,湛江始終把中國海博會作為服務國家戰略、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高端平臺,作為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高端化理念,全力打造中國海博會。
湛江正在按照國家戰略和廣東省的定位,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北部灣中心城市、國家經略南海的重要保障基地、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2020年將建成4E級國際機場、成為廣東第三大干線國際機場;湛江港正在改擴建30萬噸級航道、建成后40萬噸級貨輪可直接停靠湛江港,正在打造千億元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世界級散貨母港;湛江正在建設時速350公里的廣湛客專等4條高鐵、五條高速,連接國內外的立體式通道已呈現。這樣強有力的城市支撐,對辦好中國海博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產業支撐:辦好海博會的堅實支撐
長期以來,湛江堅持工業立市、港口興市不動搖,著力發展海洋產業、振興實體經濟,初步形成以鋼鐵、石化、造紙為代表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2017年,湛江海洋經濟總產值1446億元,海洋產業增加值766.6億元,海洋經濟總量位居廣東省第三位。目前,德國巴斯夫、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寶鋼、華潤、華僑城、中交集團、中國誠通和招商局集團等國內外著名企業紛紛投資湛江。
今年7月9日,中德兩國總理在柏林共同見證巴斯夫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備忘錄成功簽署,德國巴斯夫集團決定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在湛江建設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規劃面積8.9平方公里,計劃2019年動工,2026年首期竣工投產。
近期,招商局集團決定投資建設湛江游輪碼頭,華僑城集團決定投資500億元,開發湛江全域旅游。省政府近日批準同意在湛江建設廣東省海洋實驗室,依托中船重工、中海油和廣東海洋大學等主體單位,聚焦南海,聚焦海洋工程、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國家戰略需求的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形成“北有青島、南有湛江”的全國海洋科技創新格局。
多元化的海洋產業基礎,龍頭企業引領的海洋產業發展格局,為辦好中國海博會提供了扎實的產業支撐。
三、專業支撐:辦好海博會的關鍵力量
湛江對標國際著名展會,引進國際一流的廣交會辦展機構——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深度合作,以開放辦展、合作共贏理念,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標準,精心策劃組織中國海博會。同時,湛江面向全球招展招商,舉辦海洋產業專業論壇,高效匹配經貿活動、促進交易合作,全力打造“海洋廣交會”、“海洋高交會”,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中船重工、招商局集團等長期合作,精心策劃組織涉海高端裝備、引進外國先進裝備參展,致力打造與珠海航展相媲美的“湛江海展”。
湛江“海在城中、城中有海”,是囯內唯一在中心城區舉辦大中型水面艦艇為主體的海洋裝備展最佳城市。為突出“海味”辦好中國海博會,凸顯海洋特色、軍工主題和港口優勢辦好“湛江海展”,高標準建設陸海一體展館、配套碼頭及岸線、海域,打造繼廣州、深圳之后廣東第三大展會展館。
此外,湛江還將借助國內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自媒體,加大宣傳投入,創新形式、拓展渠道,全方位宣傳推介中國海博會。
藍色引領 合作共享
2018年11月22日-25日
中國海博會與你一起領航新方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會展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