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捕撈(資料圖片)
瓜洲漁港,停滿了捕撈刀魚、河蟹的漁船和住家船。向家富攝
捕撈的刀魚(資料圖片)
刀魚船頭交易(資料圖片)
刀鱭(長江刀魚)專項捕撈許可證,在向漁民發放了16年之后,今年起將停止發放。
2018年12月2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長江刀魚)、鳳鱭(鳳尾魚)、中華絨螯蟹(河蟹)專項捕撈許可證(以后簡稱專項證),禁止上述三種天然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未來上述資源的利用,根據資源狀況另行規定。
對長江揚州段專業捕撈漁民來說,通告意味著,今年起不能再捕撈長江刀魚和河蟹了;對揚州食客而言,今年起,到“另行規定”前,長江刀魚和河蟹這兩樣野味食材將不再在餐桌上出現。
漁民關心
捕撈政策關乎漁民生計
邗江瓜洲漁業村,一個地道的傳統漁業村,村里的漁民,祖祖輩輩“靠水吃水”,打漁為生。漁民對捕撈政策的調整,特別關注。
50多歲的孫桂榮,近年來一直關注著長江捕撈的相關政策。2018年11月4日,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2020年起長江干支流常年禁捕!將建長江重要水生物基因庫》,文中稱,“后年起,包括長江干流、支流、通江湖泊在內的重點水域,將實現常年禁捕……”
12天后,王桂榮又轉發了《長江流域專項捕撈管理將調整,農業農村部征求公眾意見》的消息。
幾天前,邗江漁政部門在瓜洲漁業村宣傳禁止電捕魚時,王桂榮還特地向漁政人員咨詢,“明年刀魚、河蟹是不是不準弄了?”
12月29日,王桂榮從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官方網站上看到了通告,“看來,明年(2019年)確實不準弄(長江刀魚和河蟹)了。”
保護之路
禁漁限捕和人工繁殖并進
刀鱭俗稱刀魚,屬于洄游性魚類。每年2月份開始,長江刀魚分批從海洋進人長江,上溯至產卵場進行繁殖,形成一年一度的刀魚汛期。
歷史上,從長江口至湖南洞庭湖,都是刀魚出產地。但到了2O世紀8O年代末、90年代初,湖南湖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游的刀魚了。1996年左右,安徽江段也形不成魚汛了。1997年-1998年,江蘇江段首先是南京沒有了魚汛,后來,鎮江、揚州江刀產量也銳減。
1973年長江江刀產量為3750噸;2002年產量已不足百噸;2012年,“明前刀”捕撈量歷史最低,一些地方漁民清明前長江刀魚捕撈量為零。
刀魚種群數量減少的原因,研究人員一般認為有三個方面因素:一是繁殖過程被破壞,如水利設施隔絕了刀魚洄游通道,產卵場、索餌場、棲息地遭受破壞等;二是長江水質污染,工農業廢水、機動船油烴類、生活污水、含磷合成洗滌劑的排入,通過食物鏈,未被分解的毒素將在刀魚體內積累,使得刀魚的繁殖能力進一步下降,有魚存活率降低;三是長期的過度捕撈。
為了保護長江漁業資源,2002年,農業部下發《關于在長江流域試行春季禁漁制度的通知》,長江中下游開始試行禁漁期制度。與此同時,《長江刀鱭鳳鱭專項管理暫行規定》也于當年4月1日起實行。2002年長江刀鱭專項證的總數不超過2240張,其中上海市220張、江蘇省1020張、安徽省1000張……2003年以后每年專項證的數量,不得超過2002年的數量。
2013年,上海、江蘇、安徽三地的長江刀魚被列入國家保護范圍,“長江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正式命名。
近年來,上海、江陰等地先后試驗長江刀魚人工馴養繁殖,并取得了成功。2014年9月,10萬尾長6-8厘米的人工繁育的刀魚苗種成功放流長江。
2018年12月28日,在《農業農村部關于調整長江流域專項捕撈管理制度的通告》中,長江刀魚等專項證從今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
當然,長江漁業資源保護不僅只有長江刀魚、鳳尾魚和河蟹的禁捕。國辦發〔2018〕9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現常年禁捕。
沿江漁民
支持禁捕,以后收入會減少
長江揚州段,沿江捕撈長江刀魚的漁民,分布在江都大橋、廣陵李典、邗江瓜洲、儀征十二圩等地。
“過去,吃江鮮就跟吃青菜一樣。”江鮮經紀人毛過強說,“小時候,我們想吃刀魚,家里一煮就是一盆,想吃螃蟹,一蒸就是一鍋,大人都說,吃吧,反正不值錢;‘明前魚骨軟如綿’,過去,刀魚一過‘五一’,你價格開得再低,販子都不想要;現在,即使過了7月,只要有刀魚,販子還是搶著要。”
毛國強的記憶里,刀魚逐漸發展成為“天價刀魚”,江蟹逐漸成為“貴族蟹”是在2002年以后,“長江的刀魚、螃蟹數量本身就少了很多,加上限額捕撈,捕撈量更低,加上后來市場不斷的炒作,刀魚價格越來越高,在揚州,雖然沒有賣到過上萬元(一斤)的高價,但幾千甚至大幾千一斤還是比較多見;而大江蟹也是幾百元一只。”
2002年,長江揚州段長江刀魚專項證有115本,而到了2010年,專項證數量降到了96本;河蟹專項證則更少,全市只有20本。
對沿江專業漁民而言,長江刀魚和河蟹的捕撈收入,是他們一年中最重要的兩項捕撈收入。王桂榮算了一筆賬,今年,他們一幫(兩條船為一幫)刀魚捕撈船,一個刀魚捕撈季下來,總收入為12萬多元,一條船可以分得6萬多元,“近幾年刀魚產量都比較穩定,收入也穩定,一般一幫船都能掙到10萬元以上。”而在河蟹捕撈季節,一條漁船捕撈螃蟹的收入一般在1萬-3萬元。也就是說,在長江刀魚和河蟹兩個捕撈季節,一般一戶漁民的收入為7萬-10萬元。長江刀魚和江蟹捕撈都有季節性,“長江刀魚清明前一般能捕十天半月,到長江7月1日開捕后,就沒有刀魚了;河蟹從10月10開捕,到11月中旬結束。”
“我們支持相關部門保護長江刀魚和河蟹,但擔心以后的收入會有所減少。”王桂榮說,長江開捕后,早期還能捕撈價格較高的青蝦、鮰魚,但數量少;大多是價格低的魚蝦,如龍魚(鯉魚)只有2-3元一斤。
對于長江刀魚、河蟹禁捕一事,相關部門表示,他們已知曉通告。
-記者向家富
2002年
農業部下發《關于在長江流域試行春季禁漁制度的通知》,長江中下游開始試行禁漁期制度。《長江刀鱭鳳鱭專項管理暫行規定》也于當年4月1日起實行
2013年
上海、江蘇、安徽三地的長江刀魚被列入國家保護范圍,“長江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正式命名。
2014年
10萬尾長6-8厘米的人工繁育的刀魚苗種成功放流長江。
2018年
12月28日,《農業農村部關于調整長江流域專項捕撈管理制度的通告》發布,長江刀魚等專項證從今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