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半島都市報:(記者陳浩杰)引進歐洲原產地的多寶魚與本地多寶魚進行雜交,“混血”多寶魚有望上市民餐桌。這種“混血兒”多寶魚不但有先天性的抗病基因,而且體質強健,不容易得病。記者今天采訪獲悉,這種“混血”多寶魚目前正在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等部門馴化培養,最多5年,這種多寶魚就能“游”上市民餐桌。
在位于即墨的青島國家海洋科研中心水產種苗產業化基地,記者在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的多寶魚科研養殖場看到,三個養殖池中,只有拳頭大小、灰色的多寶魚正在游動,這些就是進行試驗的多寶魚。據該研究所專家介紹,從歐洲引進的多寶魚都是優良品種,考慮到難以適應本土的養殖環境,就想辦法通過與國內品種雜交的辦法,既讓它們“服水土”,又可以改善苗種品質。專家表示,“混血”多寶魚不但不容易得病,而且大小病都可以靠吃不會對人體有害的中草藥治愈。
“目前多寶魚苗種質量有所退化,導致了多寶魚品質退化,只能通過雜交改善苗種,”“中國大菱鲆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說,近幾年隨著我省多寶魚養殖規模的迅速擴大,多寶魚疾病呈現出上升趨勢,有些養殖戶使用化學藥品來減少多寶魚的死亡率,特別是苗種階段長期使用抗生素,造成苗種質量下降。據介紹,“混血多寶魚”目前已經選育出兩代,由于新品種需繁育到第五代之后品質才能穩定,所以暫時還處于研究階段。據介紹,最多五年的時間,“混血多寶魚”就能上餐桌。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