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8年已經結束,2018年小龍蝦養殖再次成為了水產養殖甚至是大農業的一顆璀璨之星!沒有哪一個品種更比小龍蝦耀眼!上至國家政策層面推出利好政策,相關媒體極力助推,中至餐飲行業加工行業生意紅火,下至商販遍布,養殖面積星羅棋布,從業人員突破百萬,真可謂小龍蝦行業風生水起,供需兩旺!
2018年底,各種媒體、網絡、小龍蝦群,甚至論壇等出現了唱衰小龍蝦的論調,站在各自的立場,不能說空穴來風毫無道理。看看現在到處挖挖挖的勢頭,不擔心整垮小龍蝦行業,就真算不正常了!
但真的很恐怖嗎?站在全局的高度,未必未來就沒有大戲!依筆者的觀點來看,未來希望滿滿!筆者從政策補貼、理論支撐、種苗優化、技術更新、模式創新、品牌促銷、加工托底、風險可控等八個角度來看,小龍蝦養殖大有希望!
一、政策補貼
依據《湖北省推廣“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來看,政府的補貼力度非常之大。
根據“行動方案”之二“保障措施”之(二)加強政策引導所述:
省級繼續整合涉農資金,加大對蝦稻共作、稻漁種養產業的支持力度。省財政統籌相關資金,按照全省農產品品牌創建規劃,集中用于小龍蝦、稻米區域公用品牌的良種選育、服務體系建設、行業標準制定、質量監測、品牌打造等工作。省農業廳制定指導意見,引導市縣統籌使用相關資金用于蝦稻共作、稻漁種養產業發展及品牌建設。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和財政補貼力度,擴大小龍蝦、稻米等品種的政策性保險實施范圍,加快推行蝦稻共作、稻漁種養小額金融貸款,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加大對有關經營主體的擔保力度,積極引入基金等金融資金,做好各方面金融服務工作。各地要充分發揮財政、金融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通過獎補、貼息等方式激勵各類經營主體投入蝦稻共作、稻漁種養產業,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責任單位:有關市、州、縣人民政府,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政府金融辦、湖北保監局)
從以上文件精神可知,湖北省對小龍蝦養殖的扶持力度是有的,不論是融資、獎補,還是貼息,現有的政策都在向小龍蝦養殖傾斜,并且是養殖戶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在農業特別是在水產方面,這種政策是少有的,因此,養殖戶,特別是大規模養殖的老板們一定要抓住這次難得的機遇!
二、理論支撐
理論源于實踐,高于實踐,指導實踐。小龍蝦的大規模養殖,也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小龍蝦的養殖理論,毫不避諱的講,還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實戰要求。現有的所謂最新小龍蝦養殖理論,絕大部分來源于原來養魚的一些理論,其間也夾雜有養對蝦的實踐經驗總結,這些理論知識,在指導現在的小龍蝦養殖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這些理論在指導實踐的同時,與期望的結果發生了很多偏差,甚至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只能認為,較為實用的理論知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成熟與發展!
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小龍蝦的火熱,國家層面已引起了高度重視,一大批教授、專家、學者等專業人士一直奮戰在一線,為小龍蝦養殖的基礎理論知識研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力爭使真相得以還原!像舒新亞、顧澤茂、唐建清、譚青松等這些知名教授專家們,對小龍蝦的生特學特征、繁殖習性、疾病防控、養殖模式、飼料營養需求等多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其形成的理論已成為了小龍蝦養殖的權威,為紛繁復雜、魚龍混雜的小龍蝦養殖領域引領了方向,澄清了很多誤區和誤解。權威理論已初步形成!
隨著小龍蝦理論的深入實踐,眾多養殖瓶頸的逐步攻克,筆者相信,不出三年,權威的理論體系將會形成,這些權威理論將會對小龍蝦養殖實踐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三、種苗優化
種苗一直是小龍蝦養殖的最大痛點之一。根據“行動方案”的安排,地方政府層面也有大的動作。
根據“行動方案”之二“重點任務”之(四)”加快良種培育”所述:
1、當前短板。小龍蝦種質退化,存在抗病性不強、個頭不大、出肉率不高等問題;小龍蝦等品種的苗種繁育規模化程度低;缺少適宜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的優質專用水稻品種。
2、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選育推廣2-5個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優質專用稻品種;小龍蝦等良種選育、規模化繁育有效開展,保種供種能力顯著提升。
3、具體措施。一是選育優良品種。依托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研發品質優、抗倒伏、抗病蟲的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優質專用稻品種,選育生長快、個體大、抗病強的小龍蝦良種。二是提高研發能力。推動蝦稻共作、稻漁種養的種業“產學研”“育繁推”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商業化育種體系。三是強化良種供給。在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的主產區配套建設10個以上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基地,5個泥鰍等標準化繁育基地,10個左右工廠化設施育秧基地。四是加強種質保護,繼續在我省天然水域實施小龍蝦禁捕期制度,建設一批小龍蝦等品種的良種場。(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農業廳)
從以上文件精神可知,地方政府已充分認識到了小龍蝦種質退化的嚴重性和優良稻種培育的迫切性,并對這些現象在品種、時間、基地建設、責任單位等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筆者相信,有了政府的強力后盾,小龍蝦優良品種、蝦稻專用稻種的出現也就是二年左右的事,到時廣大小龍蝦養殖戶將會從中受益更多!
四、技術更新
小龍蝦養殖起步較晚,效益的提高離不開技術的推廣,更離不開技術的更新!
根據“行動方案”第二條“重點任務”之(三)“統一技術標準”所述:
1、當前短板。局部地區“重蝦輕稻”現象突出,田間改造時挖溝面積超標,少數個體只養蝦不種稻;部分經營主體盲目追求小龍蝦產量而使用過多投入品;病害防控等技術措施有待完善。
2、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的生產技術標準進一步完善,在主產區全面普及;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對生態保護、水體改善、地力提升的促進作用進一步發揮;“生態小龍蝦”“生態蝦稻米”等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
3、具體措施。一是統一技術規范。完善技術操作規程,研發集成優良品種、水稻栽培、田間改造、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秸稈還田、綠色防控、土壤保護等技術,形成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的綠色優質高效生產技術體系。二是加強技術推廣。發布一套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簡明技術圖冊,便于學用。開展農業科技下鄉、專業技術培訓與專家巡回指導,加快標準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到人到戶到田。三是強化監測預警。持續開展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生產區域的土壤、水質、病害監測預警,加強指導服務,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省農業廳、省科技廳、省質監局)
從以上文件精神可知,地方政府將在未來糾正“重蝦輕稻”的不良現象,加大小龍蝦養殖技術推廣的力度和廣度,讓小龍蝦養殖者在技術上得到普及、提高和及時更新!這也是小龍蝦養殖者發展中難得的機會!
五、模式創新
小龍蝦養殖火箭式的發展,創新了較多的養殖模式,比如:稻蝦模式、套養模式、精養模式、輪養模式等,這些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對小龍蝦養殖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正因為這些小龍蝦基礎養蝦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近幾年才將小龍蝦養殖推向了高潮。面積逐年擴大,據統計,全國養殖面積2017年已達1200萬畝,小龍蝦上市總產量更是不斷爆增,全國總產量2017年已達112.97萬噸!
六、品牌促銷
銷售是實現小龍蝦養殖效益變現的主要途徑。而優質品牌的打造,使養殖效益能更上一層樓!根據“行動方案”之二“重點任務”之(一)“聚焦品牌打造”所述:
1、當前短板。小龍蝦、稻米品牌市場競爭力不強,缺乏叫得響的區域公用品牌,缺乏集中有效的品牌宣傳。
2、工作目標。構建省級蝦稻共作、稻漁種養品牌載體,打造具有湖北特色、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到2020年,“潛江龍蝦”成為全國一流的水產區域公用品牌,湖北稻米品牌在中高端消費市場的影響力和占有率得到提升。
3、具體措施。一是搭建公共平臺。組建湖北省蝦稻產業協會,具體負責全省小龍蝦、稻米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工作。二是聚焦優勢品牌。打造“潛江龍蝦”等區域公用品牌,培育1-2個以蝦稻共作、稻漁種養模式生產的優質稻米為依托的稻米區域公用品牌,推動與湖北糧油品牌“荊楚大地”的深度合作。制定品牌的產品標準,依法出臺品牌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機制。同時,鼓勵各地創建地方特色品牌。三是開展集中宣傳。制定專項宣傳方案,在中央電視臺、全國訪問量大的新聞客戶端、網站以及飛機、高鐵等流動媒介投放小龍蝦、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廣告。潛江市要大力開展“潛江龍蝦”品牌價值評估、餐飲連鎖運營、文化旅游拓展等工作,抓好品牌廣告片、影視劇等文化衍生產品的制作和宣傳,將“潛江龍蝦一會一節”持續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節會。四是加強品牌營銷。引導協會、企業、中介組織深度參與,結合冬奧會、馬拉松、足球賽等熱門活動加大營銷力度。組織龍頭企業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中國品牌日等展會活動,開展省內省外、境內境外相結合的推介營銷,在北上廣深和港澳等地開展產品品鑒等活動,提升湖北小龍蝦、稻米市場占有率。(責任單位:省委農工部、省民政廳、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糧食局,有關市、州、縣人民政府)
從以上文件精神可知,地方政府未來會搭建公共平臺、聚焦優勢品牌、集中宣傳品牌、加強品牌營銷等,從而打造岀一批響當當的品牌,讓廣大小龍蝦養殖戶從中更能受益多多!筆者認為,借力政府的大力宣傳,小龍蝦養殖的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七、加工托底
小龍蝦發展到今天,其規模已很龐大,一些先知先覺者已提前布局小龍蝦加工業,雖然這些加工業主從中也獲益頗豐,但無可否認,小龍蝦加工業的發展,為小龍蝦的養殖取得了非常大的保駕護航的作用。
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小龍蝦規模以上加工企業近100家,年加工能力達90萬噸,實際加工量為22.5萬噸,年加工總產值為200億元。從2017年的數據可知,僅2017年的實際加工規模,按每畝產蝦100千克計算,就能消化掉225萬畝小龍蝦養殖的產能!按2017年90萬噸的加工能力計算,滿負荷運行,就能消化掉900萬畝的小龍蝦養殖產能!再加上2018年的新增加工企業,加工企業對市場上小龍蝦的需求量只會更大!
從2018年全年的價格狀況來看,即使在最低價的5月底,價格都沒跌破8元/斤!可以肯定,加工企業的托底確實功不可沒!
另一方面,目前,小龍蝦加工基本處于初加工階段,大部分企業以速凍保鮮、凍蝦尾、熟化速食品等為主,對小龍蝦某些醫療保健功能元素的提純類深加工工作尚未形成規模。隨著市場對小龍蝦高端保健產品需求量的增加,這必然會倒逼加工企業向更深層次發展!企業的深加工,必然對小龍蝦有更大的需求量。
不論是初加工,還是深加工,對小龍蝦的需求都是實實在在的!筆者相信,有小龍蝦加工廠托底,小龍蝦的養殖一定會持續得更久!
八、風險可控
小龍蝦養殖的風險,主要源于養殖者的無知和貪婪。
無知表現在對市場沒有基本的判斷、對生產環節無從了解、對銷售手段毫無策略。對市場失去基本判斷,直接導致生產的盲目性;對生產環節的不了解,直接導致養殖的不可控性和處理問題的不及時性;對銷售手段無策略,直接導致銷售價格的低價化,經濟利益受損!
貪婪本是人性的本能,但在養殖小龍蝦中的貪婪,卻是造成失敗的根源之一。這種貪婪主要是體現在小龍蝦的銷售價格上。往往是忽視了當時的小龍蝦養殖環境而過份追求高產和高價,最后直接導致小龍蝦因環境惡化而大量死亡!
以上這些風險只是對初入行的少部分人是存在的,但對于多數已入行的人而言,通過自己的實踐和不斷學習,以上的風險已基本解除。
筆者認為,隨著各地政府對小龍蝦產業支持力度的加大,小龍蝦養殖理論的日趨成熟,種苗的不斷優化,技術的持續更新,養殖模式的時常創新,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再加之加工業的日益興旺,小龍蝦養殖的風險固然存在,但逐步在被人為化解,風險基本可控!
九,結語
小龍蝦的紅火,牽動了億萬人的心弦!在國家政府層面,很多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很多的惠民政策,本文言論,就是以湖北省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為藍本的。另外,筆者在網上也搜到了安徽省和湖南省出臺的對小龍蝦的扶持政策,如安徽省出臺的“安徽省滁州市大力推廣“稻蝦共作”模式加快發展 特色產業的實施方案”,湖南省畜牧水產局與扶貧辦聯合發文的《關于大力發展稻田綜合種養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指導意見》。筆者相信,一定還有更多省份對小龍蝦的扶持政策的出臺與落實。
小龍蝦發展到今天,正可謂如火如荼!各種惠民春風赴面而來,各種學習機會接踵而至,各種發展機遇紛至沓來,筆者認為,小龍蝦養殖,正當其時!
以上言論為筆者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全文完)
通聯:應城市胡一生水產平臺 胡升翔
地址:應城市古城大道17一4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