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新組建的市農業農村局舉辦稻蝦綜合種養技術論壇,邀請中科院桂建芳院士為淮安稻蝦綜合種養出謀劃策,指導各地技術人員,并為種養大戶解疑答惑。
“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是新形勢下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多元復合經營、強化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被窗彩修r業農村局局長嚴繼林說。近年來,淮安市緊扣高效優質和綠色生態主題,全力推進稻蝦綜合種養生產,打造淮安稻米和小龍蝦品牌,保障糧食持續穩產的同時,努力提升農民生產效益,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截至2018年底,淮安市稻蝦綜合種養突破35萬畝,規模位列全省第一,持續成為全省農業亮點。
生產基礎好,消費市場持續火爆
2018年10月20日,中國淮安(北京)品牌農產品金秋推介會上,盱眙龍蝦以通體紅亮、個大味美的特點,迅速吸引在場眾人的目光,“盱眙龍蝦米”摘得全國稻漁綜合種養優質漁米評比金獎,贏得在場營銷商、涉農央企和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點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淮安市天然水域盛產小龍蝦,小龍蝦加工率先在省內興起,也是全國小龍蝦加工最早地區之一,一度擁有小龍蝦加工企業20余家,年加工出口量4000~5000噸,占全省總量的70%以上。小龍蝦加工品一直是淮安市農副產品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在歐美市場享有盛譽,年出口創匯近千萬美元。
從2000年開始,小龍蝦特色餐飲興起,尤其是盱眙縣連續十幾年成功舉辦龍蝦節,在國內掀起了經久不衰的小龍蝦消費熱潮。中國品牌價值評估結果顯示,“盱眙龍蝦”品牌價值近180億元,居國內淡水水產品品牌榜首位。目前,淮安本地小龍蝦年消費量近10萬噸。
推廣力度大,質量管控不斷增強
2018年12月14日,淮安市出臺《淮安市百萬畝稻蝦綜合種養推進行動方案》,到2020年,全市稻蝦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100萬畝,推進構建“富民增收、降本增效、質量安全、環境友好”的稻蝦產業融合發展體系與產業模式!斗桨浮窂募訌娨巹澰O計、加強基礎建設、引導規范發展、強化技術支撐、選育優良品種、強化監測預警、聚焦品牌打造、推進產業融合等八個方面進行部署。
近年來,淮安市不斷探索推進稻蝦綜合種養。2016年3月7日,江蘇省農委、省海洋與漁業局在盱眙縣聯合召開全省稻蝦綜合種養現場觀摩會,部署推動稻蝦綜合種養工作。2017年,淮安市政府專門出臺《關于深入推進稻蝦綜合種養發展的意見》,鼓勵條件適宜的農民開展稻蝦綜合種養。2018年9月4日,原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委員會、省海洋與漁業局三部門聯合在淮安市召開全省稻蝦綜合種養工作推進會,并充分肯定淮安市稻蝦綜合種養工作。
一直以來,淮安市堅持品牌驅動、融合發展,強化科技支撐,放大品牌效應,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綜合效益,穩步推進百萬畝稻蝦綜合種養。成立相應專家指導組,組織農業系統干部和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田間地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承包、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等服務,大力普及稻蝦綜合種養技術,指導農戶提高種植養殖管理技術水平。建立監管體系,在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常抓不懈,建立隨機全覆蓋抽檢機制,對使用投入品等行為靠前監管、重抓重管,維護淮安小龍蝦品牌的聲譽。
經濟效益高,帶動增收成效顯著
“平均畝產龍蝦106公斤、稻谷500公斤,所產‘龍蝦米’每公斤售價達8元,畝均利潤達3500元!表祉粝樨S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面積620畝,開展稻蝦共生綜合種養藥肥減施增效示范技術和稻蝦共生生態立體種養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基地所在的蘆溝村孫莊組大多數農民在外務工,土地以800元/畝流轉到公司后,既解決了在外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增加了租金收入,又為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務工機會,增加了收入。在公司的示范帶動下,目前蘆溝村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已超5000畝,周邊農戶逐步走上生態種養、脫貧致富的道路。
明祖陵家庭農場稻蝦種養集群示范區面積約3300畝,其中核心區由蝦多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明祖陵大明生態蝦稻共生家庭農場等3個家庭農場組建而成,常年用工110人左右,季節性用工最高達300人,帶動務工農民人均年增收1萬余元,核心區內3000畝稻蝦共生田,畝產龍蝦100公斤左右,畝均增收3000元左右。
“小龍蝦引入稻田,突破了種植養殖領域的傳統界限,有效利用農業生產的時間與空間,實現不同種養品種‘1+1>2’的效益!笔修r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稻蝦綜合種養模式降本增效明顯,實現化肥農藥減量,畝均降本120元以上,基本實現畝產優質稻米400~500公斤,小龍蝦50~100公斤,畝效益2000~6000元,優質稻米的市場受歡迎度也優于傳統稻米,稻蝦種養有效實現了現階段農業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淮安市乃至全省現代生態農業種植養殖提供了良好樣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