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0日零時開始,廣東珠三角地區的淡水魚料揭開了2019年我國水產料價格的首次下調。據悉,此次下調由廣東海大集團旗下的廣州海維、廣州大川及東莞海大同步發布降價信息;不久,杰大飼料有限公司也宣布了降價通知。這僅僅是個開始。其后通威、海大兩大集團企業位于珠三角的各分子公司相繼發布降價通知,且飼料降價潮在不斷蔓延,已經不僅限于廣東珠三角區域,福建市場的水產料價格也開始下調。而一開始只是象征性下調的廣西、海南地區的飼料企業,在進入3月份以后,淡水魚料降價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廣西、海南地區,當地各大飼料長假紛紛下調水產料價格。至3月6日,珠三角淡水魚料啟動了第三輪降價,此次價格下調涉及普通膨化草魚料、羅非魚料、叉尾料、及巴沙魚料等。
可見,自2月下旬至今,我國華南地區的水產料已經經歷了三輪降價潮。據不完全統計,在三輪降價過后,廣東部分飼料企業的膨化料產品總計下調了7元/包左右。那么,不少業內人士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近一段時間華南各大飼料企業的接連降價呢?
對此,我們首先考慮到的,便是今年以來淡水魚價格的低迷態勢。“暴跌”、“爛市”、“罕見低迷”是近年開年水產養殖的關鍵詞,大部分地區的淡水魚存塘量較大,但需求市場卻不容樂觀。據了解,近一段時間我國各區域淡水魚養殖戶的售魚成本已臨界養殖成本,基本看不到利潤,這亦令不少養殖戶存塘待售,但前景并不十分樂觀。在淡水魚養殖戶面臨虧本的情況下,我國華南地區的水產料企業主動降價救市,以刺激今年的投苗。
其次,自去年以來,飼料原來價格便持續下跌,這也給了華南各大飼料企業一定的降價空間。如下圖(JCI:2018年6月底與當前我國蛋白原料價格變化)中,不難發現,用于水產料配方中的主要蛋白原料價格都呈現明顯的下跌態勢:
總體來說,自2月下旬開始,我國華南地區的淡水魚料已經經歷了三輪降價潮,從廣東珠三角地區一直蔓延至福建、廣西和海南等地。鑒于今年淡水魚養殖開年“罕見低迷”態勢,此次華南地區淡水魚料的降價有利于淡水魚養殖戶降低養殖成本,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今春淡水魚養殖戶的投苗積極性。當然,去年以來各主要蛋白原料的下跌也給了飼料企業一定的降價空間。但愿此次飼料企業的主動讓利能支撐養殖戶的養殖信心,然后期淡水魚市場低迷態勢能否改善仍需視市場供需格局而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