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產綠色、優質海產品250萬噸,產值達350億元;每年惠及全省捕撈漁民近8萬人、捕撈漁船約1.2萬艘,帶動人均增收2000元。目前,我省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帶動了苗種繁育、冷藏運輸、加工銷售等相關業態發展,同時初步形成了集海上觀光、休閑垂釣、潛水采捕、特色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牧場產業體系。這是3月29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的。
我省海域廣闊,海域(大陸架)面積15萬平方公里,沿海灘涂面積2070平方公里。陸地海岸線全長2292.4公里,占全國海岸線長的12%。近海生物品種繁多,有三大類520多個。豐富的資源為我省推進海洋牧場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連續多年提出“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海洋牧場”。我省于2008年全面啟動人工魚礁示范區建設工作,已建設人工魚礁示范區30處,投放各類礁體113萬空立方米,形成礁區面積6.5萬畝,示范帶動建設各類人工魚礁140余處,投放各種魚礁近1000萬空立方米,礁區面積達47萬畝,為海洋生物營造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
自2016年以來,我省以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我省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水平,帶動養殖業、休閑漁業發展,對于促進交通旅游、漁具船艇、戶外運動產業的協調發展,提高漁業附加值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力建設海洋牧場過程中,其生態效益日益顯現,我省的漁業資源得到修復。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連續多年對放流海域漁業生物相對重要性指數監測顯示,我省近海生物群落結構和水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漁業資源量明顯增加,礁區內漁業資源量是礁區外的2至3倍。中國對蝦和三疣梭子蟹種群得到明顯恢復,已從常見種躍升為重要種。人工魚礁區集魚效果顯著,漁業資源量及多樣性明顯提高。(記者李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