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咸安區鑫水河養殖場,南美白對蝦養殖淡化棚內白浪翻滾,1500萬尾蝦苗正在進行“淡化”培育,基地負責人楊巍在現場指導工人如何培育輪蟲為蝦苗提供天然餌料,并現場講解對蝦養殖技術。
“每年養殖對蝦2季,每季持續3個月,養殖水溫不能低于8℃,水質PH值要達到7.4至8.5……”說起養蝦秘訣,楊巍滔滔不絕。
談起白對蝦市場前景,楊巍信心滿滿。現已投苗120畝,今年準備養殖對蝦400畝,只要天氣好,成活率基本能達到90%左右,每畝放養爭取達到5萬尾。預計6月底就能上市,畝產收入可達1萬多元。
原來,楊巍在華農跟教授學習過養蝦技術,在黃岡養蝦基地打過工,在河南信陽老家跟父親嘗試養蝦,有著成熟的養殖經驗。2015年,29歲的楊巍初次到咸安區向陽湖鎮斬關村,投入1000萬元,流轉800余畝土地,創辦了咸寧首個大規模南美白對蝦—鑫水河養殖場。
經過幾年的發展,鑫水河養殖場南美白對蝦養殖基本成熟,喜歡創新的楊巍又開始養殖鱸魚等水產品。目前鱸魚定塘達到2000至2500萬尾/畝,畝產可達2000斤以上。
致富不忘眾鄉親。一方面,楊巍通過提高斬關村10組、15組、16組土地流轉租金,從100元/畝增加到500元/畝,讓村民獲租金40萬元;另一方面通過常年聘用工人務工,帶動16戶貧困戶就業,每天可領取務工工資180元。還帶動汀泗、向陽湖等地周邊村民發展規模養殖,逐步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