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季報,獐子島凈利潤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然是“扇貝跑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但公司管理層卻不愿意遵守之前的自愿降薪承諾了。
扇貝多次“跑路”聞名A股
2014年和2017年,獐子島兩次業績“大變臉”,市場將其形象的總結為:“扇貝跑了”、“扇貝又跑了”。
2014年10月,獐子島的扇貝“突然跑了”,震驚整個A股市場。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獐子島2014年巨虧11.89億元。
到2018年1月,獐子島“扇貝跑路”升級2.0版本。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預計2017年業績由盈利0.9億元至1.1億元,變為虧損5.3億至7.2億元。最后,公司在年報中解釋2017年虧損7.23億元的原因是,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
“扇貝跑路”已經成為獐子島固定戲碼。
獐子島2019年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理由依舊很熟悉,“底播蝦夷扇貝受災”,俗稱“扇貝跑路”。
深交所看不下去了,5月22日向獐子島下發問詢函:
深交所就此次事件連發10問,要求獐子島予以解釋。其中,對于在公司業績沒有恢復到相應水平的情況下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議案的情況,深交所十分關注,要求公司解釋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去年收入真實性受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深交所關注的10個問題主要集中在獐子島的經營和財務方面。
深交所指出,2018年度,獐子島實現營業收入27.98億元,同比下降12.72%;實現凈利潤3210.92萬元,而2017年虧損7.23億元。2019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5.59億元、-4314.14萬元。
獐子島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較大,而2019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大幅下降。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說明,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和合理性,并自查2018年度收入真實性,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和跨期轉結成本的情況。
獐子島去年得以扭虧為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補助。去年,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3043.82萬元,同比增長319.13%,占公司凈利潤的94.80%。在深交所看來,獐子島業績有對政府補助存在重大依賴的情況。
此外,獐子島的償債能力也被關注了。截至2018年末,獐子島短期借款余額達15.2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余額為10.50億元,貨幣資金余額為3.82億元。鑒于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公司分析自身的償債能力,并說明應對償債風險的措施。
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承諾
除公司本身經營情況外,獐子島管理層終止自愿降薪的做法也引來深交所的疑慮。
據獐子島2018年年報,公司于4月26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總裁辦公會成員實行市場化薪酬的議案》。根據該議案,獐子島終止2014年薪酬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薪酬激勵方案。
2014年10月末,獐子島爆發了“扇貝游走了”的“獐子島事件”。當時,獐子島公告稱,因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獲期的蝦夷扇貝絕收。受此影響,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將“大變臉”,由預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全年業績預計大幅虧損。
雖然事件結論為:不認定投苗存貨造假、大股東占用資金等被外界質疑的問題,但獐子島當年業績巨虧的情況無法改變。
彼時,獐子島管理層表示自愿承擔部分災害損失,與公司共渡難關。其中,公司總裁辦公會全體12名成員自愿降薪:吳厚剛自2014年12月起月薪降為1元;孫穎士、梁峻、尤君、何春雷、曹秉才、鄒建、孫福君、戰偉、勾榮、張戡自2014年起年度薪酬降低50%;馮玉明自2014年起年度薪酬降低26%。上述降薪方案直至公司凈利潤恢復至受災前五年(2009~2013年)的平均水平(即不低于2.66億元)為止。
近幾年,獐子島的盈利水平波動極大。2015~2018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43億元、7959.34萬元、-7.23億元和3210.92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虧損4314.14萬元。在經營業績仍較為低迷的背景下,管理層卻不愿意遵守之前的自愿降薪承諾了。
目前,中國證監會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獐子島尚未收到證監會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
上市公司經營難免有虧損出現,理由不是天災就是人禍。有人質疑,對于獐子島來說,到底是扇貝瘦了?還是誰的口袋肥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