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赴咸寧嘉魚實習隊結束了在咸寧市嘉魚縣三湖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為期六周的教學實習。在這一個月的實習期間里,我們22位同學既體會過打掃衛生,搬運飼料之后的疲倦和孵化管理得到夸獎與認可的自豪,也看過咸寧凌晨時萬籟俱寂的景色和朝陽升起后的斗志昂揚。回歸學校教室的我們也斷然不會忘記這一段雖累猶樂的時光。
(一)公司簡介
三湖漁業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的斑點叉尾鮰良種繁育中心,良種占地 1000 畝,池塘面積 2000畝,生產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種質篩選來源路線清楚,親魚培育技術成熟、集中孵化培苗力量強,是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全省叉尾鮰叉尾鮰良種場也是全國最大的斑點叉尾鮰魚苗供應基地。
(二)工作內容
1.準備工作
一個車間256個孵化槽,4個孵化車間1024全是我們的。小的如孵化池和出苗池一人負責一個,大的暫養池則多人合作打掃。大家齊心協力用了3天時間將車間的孵化槽和地面清理干凈,孵化槽又變回了白色(由于卵孵化出苗是黑色的,白色的孵化槽容易觀察)。
清理孵化池
清理暫養池
除此之外,我們把公司的飼料、魚藥和肥料搬運到公司倉庫,各車間需要的時候自取。公司還會出售冰凍野雜魚,幫忙裝車也是我們的工作之一。
搬運肥料
凍魚裝車
2.魚卵運進登記
①養殖戶自行將魚卵送到提前分配好的車間,送來的魚卵先放入孵化池旁邊的水盆中;
魚卵倒入水盆中清洗
魚卵稱重
②車間師傅將魚卵上的雜質和壞死的魚卵摘除,進行簡單的清理,放入筲箕內,斜放在旁進行控水,大約半分鐘后進行稱重(每8-10個筲箕為一組進行稱重);稱重時保留一位小數,記錄總重量(每個筲箕重0.3斤),再計算凈重量,稱量后放入孵化池記錄卵塊放置位置、筲箕顏色和個數;
③養殖戶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簽字;
④將每個孵化池的卵塊進行掛牌標記(位置、卵塊送來的日期、養殖戶姓名、凈重量、筲箕顏色和個數),便于查找核對信息;
登記信息掛牌
統計信息
⑤每天結束后將一整天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養殖戶姓名、卵塊總重量、筲箕個數。主任會不定期收取票據,整理后給養殖戶開對應的發票,會在兩到三天之后給養殖戶。因為未受精等有問題的魚卵在一兩天內會充水腫大為不合格的卵,將會退回。孵化期間或者出膜后也會對其孔雀石綠含量指標進行抽測,有問題的會在包苗出售前進行追究;這種登記制度不僅便于數據收取,也提供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的一種管理實例。
3.孵化管理
魚卵打包運送進車間后,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孵化培育。整個孵化過程中我們進行了魚卵消毒、水質監測、胚胎發育觀察等工作。
消毒
由于培育池中的池水來自池塘底層水,難免存在有害微生物或藻類,因此消毒是培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殺菌綠,學名二硫氰基甲烷,一種高效殺藻殺菌化學藥物。有良好的防腐、殺菌、消毒效果。殺菌綠使用濃度為20ppm,通常采用稀釋潑灑的方式對各個培育池進行消毒。消毒劑的用量過少會導致消毒滅菌程度不夠,造成有害微生物殘留,用量過多會導致魚卵畸形,因此用量控制是十分嚴格的,受精卵的不同發育時期使用的消毒劑量不同。
斑點叉尾鮰魚卵發育圖
除了每天對固定池進行定時水質監測外,我們還對一池剛運進車間的鮰魚卵塊進行了為期約200小時的胚胎觀察。斑點叉尾鮰的魚卵為粘性卵,遇水則粘結在一起。魚卵發育由最開始起撈后的淺黃色→深黃色→橙色→橙紅色→出膜→卵黃囊耗盡(棕黑色)。當溫度適宜時(23℃左右),從卵塊送到孵化池約8天左右出膜。當遇到陰雨天,溫度較低時,魚卵發育緩慢。觀察期間發現,理論上魚卵從囊胚晚期發育至原腸后期約4小時,但實際經歷了超過24小時。
出膜后,仔魚發育經過五種顏色過渡,直到黑棕色卵黃囊即將耗盡,根據客戶不同要求可對不同時期的仔魚進行打包出售。
經過為期40天的生產實習,大家對水產行業都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主要體現在行業信息的初步了解、理論知識的升華和從業思想的轉變。這40天里,我們撈過浮萍、拔過水草、喂過水花和成魚、拉過網、清理暫養水池、下水摸卵、消毒管理、監測水溫水質、觀測胚胎發育、打包魚苗、搬運飼料……這些看似平淡的點點滴滴,最后卻匯聚成了我們對斑點叉尾鮰整個行業的認知。
水產養殖這個行業的確是比較辛苦的,我們只有勤奮再勤奮,才能堅定的走下去。而平時所學專業知識,只有在真正投入生產實踐之時,才能發現理論和實際生產還是有所區別的。這就更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活學活用,將所學和所用聯系起來。生產實習讓我們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讓我們能有機會把之前在教室里所學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更合格、更優秀的水產人。
實習過程中,也干了不少體力活,其中有不少工作如果直接通過自動化控制來做,會比完全依靠人力更加高效精準。所以我國現代漁業必須繼續進行現代化改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更加高效,發展成為一個真正適應當今時代潮流的事業!
愿始嘉魚,夢歸三湖。我們這一行22人再回首這段時光都會粲然一笑,眸中有星辰大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