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遠洋魷釣漁業30周年總結交流大會暨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浙江舟山召開。會上總結了30年發展成就,并發布“中國遠洋魷魚指數”。
遠洋魷釣是我國遠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洋性漁業的支柱產業之一。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介紹,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600余艘遠洋魷釣漁船,產量達52萬多噸,約占世界魷魚產量的20%,產值約70億元。經過30年發展,產業規模躍居全球前列,魷魚年產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遠洋魷魚生產國、市場國和消費國。
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遠洋魷魚指數”。該指數包括魷魚資源豐度指數、魷魚價格指數、產業景氣指數,由中國遠洋漁業協會牽頭,聯合上海海洋大學、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與杭州數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月、季度、年進行周期性發布。
專家表示,編制與發布中國遠洋魷魚指數,有助于科學預測各大洋、各種類來年大洋性魷魚資源補充量及本年度可能的捕撈產量,是指導中國乃至全球魷魚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風向標,有利于增強中國遠洋魷魚定價權和話語權。
為推動我國遠洋魷釣漁業高質量發展,會議提出,加強公海魷魚資源保護,自主實施休禁漁等措施;加強國際民間交流合作,推動成立國際魷魚組織;加強政策規范和引導,探索開發新漁場新魚種;研究建立進口魷魚監管制度,履行負責任國家義務。
會議表彰了為中國遠洋魷釣漁業行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15家企業與2位個人。有關行業代表宣讀了中國遠洋魷釣漁業可持續發展倡議書。來自農業農村部、有關省(區、市)漁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全國魷釣企業、魷魚加工貿易商、水產科研院校、地方行業組織的代表近300人出席了大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