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多年的打假后,陽澄湖當地開始為周邊的“假陽澄湖大閘蟹”建立身份。
這里所謂的“假陽澄湖大閘蟹”,也產自陽澄湖鎮,只不過它們并不在湖里長大,而是周邊的蟹塘。因為蟹苗、餌料都一樣,口感差別也不大,這些大閘蟹之前常被扣上各種防偽扣,冒以“陽澄湖大閘蟹”的名號售賣。
隨著陽澄湖因保護水質逐年減產大閘蟹,陽澄湖周邊的塘蟹成為市場主力。如何在保護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的同時,又能讓周邊塘蟹打開市場,成為當地監管部門的難題。
“既然是和陽澄湖大閘蟹同源,那就建立身份,另立一個品牌!碧K州市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對于新成立的品牌很有信心,畢竟陽澄湖周邊的塘蟹,與陽澄湖里的大閘蟹同根同源,品質能有保證。
10月12日,這些原本被很多蟹商用作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塘蟹,有了統一的身份——“湘城牌大閘蟹”。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說,“如果這些塘蟹再沒有身份,造假者會越來越多!
假冒蟹“開湖”前就已上市
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在每年“開湖”之后上市。
陽澄湖“開湖”,是一個啟動陽澄湖大閘蟹捕撈的儀式。在開湖當天,各大蟹商集結于陽澄湖,爭收陽澄湖大閘蟹。
開湖時間根據每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生長情況而定。2018年9月21日,陽澄湖開湖。2019陽澄湖開湖時間定為9月23日,中秋節后。
九月初,蘇州的幾大大閘蟹市場內開始忙碌起來。9月3日,蘇州相城區鳳陽路大閘蟹專業市場內,多數蟹商已經開始營業,店內的蟹池里放了重量不等的大閘蟹,不時有消費者前來購買。
市場內蟹商程英(化名)稱,她家銷售的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雖然沒到開湖時間,但是已經將一部分捕撈出來銷售,“現在就是為了嘗鮮!
但多位蟹商否認程英的說法:“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現在還在脫殼呢,怎么可能賣!彼麄冋J為,程英所賣的大閘蟹,多半是先于陽澄湖區域成熟的外地蟹。
“沒有人能很準確地分清大閘蟹是真的陽澄湖貨還是外地貨,”同為鳳陽路市場蟹商的李鑫(化名)說,這是一直以來當地陽澄湖大閘蟹造假的常態,就算是做了10多年大閘蟹生意的他,也分不清。
通常被用作假冒陽澄湖品牌的大閘蟹,多來自于興化、高淳以及陽澄湖當地養殖池塘。這些大閘蟹都是同一品種,唯一的區別就是“生長環境不一樣”。
“去年九月,新京報記者來暗訪后,市場內好多家用外地蟹冒充陽澄湖的都被查了!崩铞握f,過了一年,這個情況依舊存在。
程英的店里,她自稱所銷售的大閘蟹是自家在陽澄湖里養殖。一只3兩的大閘蟹單價為48元,客戶購買的時候,帶上“陽澄湖大閘蟹”的包裝盒,或者是帶上自家做的防偽蟹扣,一盒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就包裝完成。
程英的蟹店里,印有“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被放在過道里,“因為現在查得嚴,使用這個包裝是違法的,所以藏了起來!
除了鳳陽路大閘蟹專業市場內,在陽澄湖度假區的新蟹王市場內,多家銷售大閘蟹的門店均藏有印有“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并配上自家的防偽蟹扣。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公室負責人姚水生介紹,“現在(開湖之前)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要是有,一定是假貨!
假蟹難禁持久打假
蘇州當地對于假冒陽澄湖大閘蟹,多年來一直持續打假。
新京報記者從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處了解到,新京報去年報道蘇州當地陽澄湖大閘蟹造假亂象后,當地曾在9月至12月間進行多次查處行動,線下共檢查大閘蟹經營戶892家,責令違規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店招牌的經營戶當場拆除廣告牌228處。沒收違規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盒、包裝袋1.5萬余只,泡沫盒蓋600余只。
“這是一場持久打假!毕喑菂^市場監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稱,從去年被報道并進行查處后,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他們又在線上對209家大閘蟹電商企業,321個網點進行全面排查,對63家大閘蟹經營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8家大閘蟹經營戶立案調查。
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執法中隊中隊長趙軍則介紹,在整個行動中,“光是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都有223份,罰款金額達到228萬元!
趙軍說,陽澄湖大閘蟹的打假不同于服裝或者是其他有檢測標準的食品,“造假很容易,卻很難固定證據,如果把一只外地蟹偷偷運到市場,再和其他正品放在一起,無法分辨,也檢測不出來。”
在鳳陽路大閘蟹專業市場和陽澄湖度假區新蟹王市場內,此前標注“陽澄湖大閘蟹”的門店均關門,招牌被拆!斑@是沒辦法的事情,為了維護地理標注,不能再讓一些門店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做廣告了,”趙軍稱。
據介紹,今年7月,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對鳳陽路、消涇、新蟹王大閘蟹交易市場以及部分電商代表180余家大閘蟹經營戶進行集中約談。就在臨近“開湖”的9月初,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成立大閘蟹巡查小組,對上述三個大閘蟹銷售市場進行檢查,查扣違法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包裝袋1100余只,對1起涉嫌虛假宣傳的進行立案查處。
“陽澄湖大閘蟹這個金字招牌需要保護,但是近年來不斷有商家假冒陽澄湖大閘蟹,”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說,“假貨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波及當地的蟹農,破壞大閘蟹市場!
塘蟹一堤之隔難獲金字招牌
在被用于假冒陽澄湖品牌的大閘蟹中,興化蟹、高淳蟹都是外地蟹,也屬于地理標志產品,只是名氣沒有陽澄湖大閘蟹大,而原產自陽澄湖鎮當地的塘蟹更尷尬,既沒有自己的品牌,也不能稱之為陽澄湖大閘蟹。
在陽澄湖的中心地帶,大片水面被竹竿和圍網分隔成四四方方的區域,這是大閘蟹的養殖區。每到捕撈季節,不時能看到大閘蟹舉著大鉗,掛在網上。
“巔峰時期,陽澄湖上曾有14.2萬畝的圍網,如今僅剩下1.6萬畝,養殖面積不到原來的八分之一!毕喑菂^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介紹,在陽澄湖養殖區,一畝圍網中至少會放入1000個蟹苗,投放大量飼料喂養蟹苗時,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水體污染,加上陽澄湖是主要的飲用水源地。出于保護水質的需要,近年來,陽澄湖的圍網面積一再縮小。
為了向市場輸送數量更多的大閘蟹,陽澄湖周邊開始大力推廣池塘養蟹,塘蟹的產量也超過了湖蟹。但是,這些產地為陽澄湖沿湖地區,并且使用陽澄湖水養殖的大閘蟹,卻無法獲得“陽澄湖”的身份。
司建青回憶,曾有塘蟹養殖戶找監管部門反映,同樣的水源、同樣的地域所養殖的大閘蟹,為什么一個稱為陽澄湖大閘蟹,另一個卻只能叫大閘蟹?司建青介紹,按照原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復,劃定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原產地域范圍為蘇州市自然形成的陽澄湖水域,共計113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只有產自陽澄湖里的才能稱為陽澄湖大閘蟹,湖邊哪怕一堤之隔的池塘所產,都不能叫陽澄湖大閘蟹。
兩者相近的養殖成本,因為身份問題,價格卻相差數倍。
在陽澄湖指定水域養殖大閘蟹的鮑建華,在湖邊也有自己的養殖池塘。鮑建華告訴新京報記者,一只3兩重的陽澄湖大閘蟹母蟹和4兩的公蟹,市場價可達到80元以上,而同樣規格的塘蟹,單只價格僅40元左右。
記者從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獲悉,陽澄湖周邊還在進行標準化池塘改造,F在養殖池塘面積超過7萬畝,是湖內圍網面積的四倍多,其中近4萬畝已經完成標準化改造。張全根告訴新京報記者,“陽澄湖沿湖地區養殖的螃蟹已經要以萬噸計算。”
張全根則稱,相比于湖蟹,塘蟹的蟹苗、水源、餌料也都一樣,甚至地理環境也是一樣的,“養殖戶對品牌差異和不滿,也找過商會,但是地理標志產品的問題也需要保護,所以不能把塘蟹納入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名稱中去!
蟹鎮的品牌保護困局
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產量逐年減少,而陽澄湖周邊塘蟹的產量卻大幅增加,無疑讓陽澄湖大閘蟹這塊金字招牌的保護問題,在眾多假冒行為中更為棘手。
“本地的塘蟹是優質的,”司建青稱,“和陽澄湖大閘蟹相比,陽澄湖鎮的塘蟹從外觀、營養成分等方面沒有明確的法定指標能夠檢測區分出來,僅僅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會有一些差異!
“陽澄湖的品牌要想保護,不僅要進行打假、執法,還要從根源上去考慮問題,”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執法中隊長趙軍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我們此前發現的當地蟹農造假是因為塘蟹沒有好的身份,同成本,同規格,同質量的螃蟹在價格上存在很大差異,致使很多人去不斷觸碰法律紅線!
張全根介紹,成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稱“地理標志產品”),代表著陽澄湖大閘蟹獨具特色的品質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同時規范了“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名稱使用的條件,在品類繁多的蟹產品中為陽澄湖打響了品牌。但現在,曾經的利好政策在市場作用下,在湖蟹減產的背景下,似乎已經成為束縛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品牌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9月中旬,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負責人姚水生曾向新京報記者提到,“要想保護好品牌,可以考慮擴大原產地保護范圍!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推廣“廣義陽澄湖大閘蟹”的概念,即陽澄湖包括周邊流域內的池塘里養殖出來的優質大閘蟹,都可以叫“陽澄湖大閘蟹”。
然而,新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消費者表示無法接受塘蟹擁有“陽澄湖大閘蟹”的身份,而且這也違背了當初申請“地理標志產品”的初衷。
最終,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妥協”,想出辦法,建議商家在宣傳時不要采用“某某牌陽澄湖大閘蟹”的說法,只寫“某某牌大閘蟹,產地陽澄湖”,避免違反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
“湘城”牌大閘蟹的誕生
推廣“廣義陽澄湖大閘蟹”概念行不通,陽澄湖大閘蟹的保護和陽澄湖塘蟹的出路該何去何從?
在從嚴監管“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的同時,陽澄湖鎮政府及職能部門也在思考,如何引導本地蟹農合法經營,既避免法律風險,又能抱團做大?
“近段時間來,我們在探索一個堵疏結合的辦法,杜絕‘陽澄湖’大閘蟹線上線下滿天飛的亂象!10月11日,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表示,如果將當地的優質塘蟹推廣成品牌,并且形成一個集體商標,那么造假源頭就能解決一部分。
這種背景下,“湘城牌”大閘蟹應運而生。
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商會制定《陽澄湖鎮“湘城”牌大閘蟹管理制度(試行)》,授權會員單位使用“湘城”牌集體商標,共同培育打造本地優質塘蟹知名品牌,解決本土優質塘蟹身份難認證的出路。
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介紹,按照商會制定的《陽澄湖鎮“湘城”牌大閘蟹管理制度(試行)》和《湘城牌注冊商標授權使用協議》,在通過嚴格審核養殖水面、公司住所、信用記錄等方面內容的基礎上,第一批確定了68家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員單位授權使用“湘城”牌注冊商標,上述68家授權使用單位共擁有陽澄湖鎮標準化改造池塘約6000畝,預計產量在480萬只。由商會統一印制專用防偽標識、標簽,按核定面積產量發放專用防偽標識;嚴格按照《管理制度》規定授權使用單位建立臺賬、產銷數量報備、食品安全、商標使用等方面義務和責任,建立內部懲戒和淘汰制,嚴格內部管理約束。
10月11日上午,相城區市場監管局四分局,剛開完會的司建青告訴新京報記者說,“如果湘城牌大閘蟹品牌推廣了,產地造假的問題也會有很好的轉變!
一旁的趙軍也表示,陽澄湖大閘蟹的金字招牌要留,但是也不能阻礙優質的產品走向市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